近期炎症性腸病熱點研究TOP10

作者:佚名 來源:梅斯醫學 日期:17-02-22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慢性特發性腸道疾病,包括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這兩種疾病是由腸道壁炎症構成——導致腸道發炎,腫脹或潰瘍進展。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炎症及其結果是不同的。炎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適,腹瀉,和腸出血。這兩種疾病可能導致嚴重的消化問題。本文小編彙總了近期炎症性腸病研究進展,與大家學習分享。

【1】Science:白細胞介素-22結合蛋白參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生發展

腸道炎症可損害粘膜愈合,從而建立了一個惡性循環,導致慢性炎症性腸病(IBD)。然而,驅動慢性炎症的信號網絡仍不清楚。最近,頂級雜誌《Science》上發表文章旨在探究白細胞介素-22(IL-22) 結合蛋白與IBD的關係。

研究者發現從IBD患者分離出的CD4+T細胞高表達白細胞介素-22結合蛋白(IL-22BP),IL-22BP作為組織保護性細胞因子IL-22的內源性抑製劑。利用小鼠模型,研究者發現IBD的發展需要T細胞合成分泌的IL-22BP。最後,從IBD患者中分離出的腸道CD4 + T細胞對目前最有效的IBD治療方式-抗腫瘤壞死因子–α抗體(抗TNF–α治療)有效果,並能夠有效的降低IL-22BP表達量,但不影響IL-22的表達。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抗TNF-α療法可能至少部分是通過抑製IL-22BP,該研究指明一個更具體的潛在的治療IBD的靶點。

【2】Clin Gastroenterol H:炎症性腸病影響糞便菌群移植結局?

近日,消化病領域權威雜誌《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評估在有或無IBD的患者進行結腸鏡糞便菌群移植的療效,並且明確在這個操作過程中能否發現IBD患者。

研究者收集了從2008年到2015年期間因CDI複發在明尼蘇達大學住院的272例接受糞便菌群移植的患者的臨床數據和結腸鏡檢查結果。患者至少有2次自發性CDI複發,在糞便菌群移植中,研究者隨機從患者右結腸粘膜活檢來鑒別結腸炎淋巴細胞或膠原細胞,並在糞便菌群移植2個月後確定CDI清除的成敗。

接受糞便菌群移植的患者,15%患者伴有IBD,2.6%的患者在糞便菌群移植過程中發現有IBD,在IBD患者中單次結腸鏡FMT可以清除74.4%患者的CDI,而在不伴有IBD的患者中,糞便菌群移植可以清除92.1%患者的CDI(P=0018)。無論有無免疫抑製治療,患者對糞便菌群移植有類似的反應。超過1/4(25.6%)的IBD患者在進行糞便菌群移植之後有明顯的臨床炎症表現,在內鏡結腸黏膜正常的患者有7.4%出現淋巴細胞性結腸炎;這些患者中僅有3例患者(20%)在清除CDI後需要額外治療結腸炎。

基於對272例患者的分析,無論有無免疫抑製治療,相比於不伴有IBD的患者,在伴有IBD患者中糞便菌群移植清除CDI複發的效果稍差。超過25%的伴有IBD的患者在糞便菌群移植之後出現炎症表現,淋巴細胞性結腸炎不影響糞便菌群移植的結局,隻有一小部分患者進行糞便菌群移植後需要藥物治療。

【3】Cell子刊發現新靶點 炎症性腸病治療現希望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個新靶點有望在未來用於炎症性腸病治療藥物的開發。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上,該研究還提示一種叫做PKCλ/ι的蛋白或可用作顯示疾病嚴重程度的生物標記物。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還檢測了PKCλ/ι對腫瘤形成的影響。之前研究表明PKCλ/ι可能會促進癌症發育,但他們發現在小腸中PKCλ/ι具有保護性作用。“在小鼠的小腸中抑製PKCλ/ι基因的表達,會導致小腸內潘氏細胞數目非常稀少,”文章另外一位作者Diaz-Meco教授這樣表示。“沒有了潘氏細胞,小腸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入導致炎症。一些炎症又會促進癌症發生,因此在該背景下PKCλ/ι具有腫瘤抑製因子的作用。”

為了找到增加潘氏細胞數目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方法,研究人員對導致這種缺陷出現的可能因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EZH2的過度激活是一個關鍵因素,過量的EZH2會關閉潘氏細胞產生所需要的基因表達。

研究人員還使用了一種體外模型發現阻斷EZH2能夠將潘氏細胞數目恢複到正常水平,這表明抑製EZH2表達可能是延緩炎症性腸病進展的一個新方法。研究人員還在30名克羅恩病病人的小腸活檢樣本中證實了他們的發現:疾病進展與PKCλ/ι的低水平存在關聯。

目前製藥公司正在開發EZH2抑製劑用於其他癌症的治療,因此這類藥物也將很快得到炎症性腸病治療方麵的檢測。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在進入臨床試驗之前,首先需要進行臨床前研究檢測這類藥物能否阻斷炎症性腸病的進展。

【4】Biomaterials:生薑在炎症性腸病治療中的妙用

根據發表在《Biomaterials》雜誌上的研究,生薑正用於炎症性腸病的治療研究。以納米粒子的形式,研究人員相信,對這種潛在破壞性疾病,生薑可以提供一個有針對性和有效的補救措施。

炎症性腸病患者經常出現腹瀉和疼痛,可能較嚴重,或出現直腸流血。該病患者也更容易出現並發症,如貧血,因為他們的腸道不能有效吸收營養。

生薑長期以來以其療效著稱。它有幾千年的曆史,用作一係列健康問題的治療藥物,包括感冒、惡心、關節炎、偏頭痛、高血壓。所利用的形式包括新鮮、幹燥、醃製、蜜餞和粉狀等多種形式,可製成美食或飲料。然而,新療法不是通過茶或咀嚼物的方式。來自亞特蘭大的研究人員已經通過超高速離心獲得薑源顆粒(GDNPs)。

由Didier Merlin博士和喬治亞州立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領導的團隊,從廚房攪拌機榨汁開始。下一步,他們使用了一個超高速離心機,實現了薑汁的超聲波分散,並製成微丸。

每個納米粒子的直徑約為230納米,300多個納米顆粒可能相當於一根頭發的寬度。小鼠研究結果表明顆粒可以減少急性結腸炎,預防慢性結腸炎和結腸炎相關的癌症。通過促進結腸內壁細胞的生存和增殖,這些顆粒似乎有助於腸道修複。他們似乎也減少了促炎症蛋白質的產生,並能提高抗炎蛋白質水平。該顆粒能有效地靶向作用於結腸,因為它們主要是由腸道內壁細胞吸收,這正是IBD發生的部位。他們似乎是無毒的。因此,研究人員建議的顆粒用於治療IBD的兩種主要形式以及與結腸炎有關的癌症。

【5】Inflamm Bowel Dis:內鏡下黏膜愈合是炎症性腸病的有利預測因素

根據近期一項薈萃分析的結果,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內鏡下黏膜愈合是有利的臨床結局重要預測因素,包括更少的手術、住院治療和長期臨床緩解。

“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是主要的腸道粘膜炎症和潰瘍性疾病,內鏡下黏膜愈合(MH)作為一個關鍵的替代終點已經上升到突出地位。”來自密歇根大學的Ann Arbor研究人員寫道。

研究人員回顧了所有發表的有關隊列研究和隨機對照試驗,評估IBD治療的MH區間,隨訪愈合和不愈合的患者,並記錄手術、住院和臨床緩解等相關數據。最終包括19項研究(n = 2,256)進行薈萃分析。

彙總分析顯示,UC和CD患者與不愈合的患者相比,MH與更少的腹部大手術有關(RR = 0.34; 95% CI, 0.26-0.46),更少的住院有關(RR = 0.58; 95% CI, 0.42-0.78),還與緩解率的增加相關(RR = 1.84; 95% CI, 1.43-2.36)。分開分析CD和UC患者,MH能預測更少的手術和緩解率的增加,但是對於CD和UC患者住院情況方麵,尚缺乏比較證據。

與不愈合的患者相比,完全和部分MH對結局的預測更好,完全 vs.部分MH,在手術預測方麵沒有顯著差異,不過完全MH預測無皮質類固醇緩解率上更好(RR = 1.71; 95% CI, 1.24-2.34)。Meta回歸分析顯示,完全和部分MH的緩解預測能力與隨訪時間密切相關。

分析結果表明,對於炎症性腸病患者,內鏡下黏膜愈合是有利的臨床結局重要預測因素,包括更少的手術、住院治療和長期臨床緩解。

【6】Science:寄生蟲或可幫助人類對抗炎症性腸病

寄生蟲是一些令人討厭的小東西,它們會鑽入我們體內,偷走我們的營養,吸食我們的血液。然而Science雜誌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寄生性的腸道蠕蟲能對腸道菌組成起到有益影響,幫助人體對抗炎症性腸病。

為了模擬炎症性腸病(Crohn's disease),Deepshika Ramanan及其同事構建了缺乏基因Nod2的小鼠。這些小鼠會出現明顯的小腸異常,包括粘液層受損和細胞形態改變。研究人員發現,小鼠的這些變化促進了腸道菌Bacteroides vulgatus的生長和繁殖。

令人驚訝的是,如果Nod2缺陷型小鼠受到鼠鞭蟲(Trichuris muris)感染,它們小腸的粘液層和細胞形態就可以恢複正常。進一步研究表明,這種寄生蟲能通過免疫信號分子IL-4和IL-13對Bacteroidales進行抑製。研究人員在研究另一種腸道蠕蟲的時候也看到類似的現象。他們在小鼠感染過程中監控其腸道菌群,發現這種寄生蠕蟲會在犧牲B. vulgatus的同時幫助另一種細菌Clostridiales生長。

事實上,在腸道蠕蟲感染的重災區炎症性腸病的確比較少見。Ramanan等人研究了腸道蠕蟲感染率非常高的馬來西亞土著,在驅蟲治療前後收集他們的糞便樣本。研究顯示,驅蟲使腸道菌組成發生了顯著改變,Clostridiales減少得最多,而Bacteroidales大大增加。

【7】Digestion:處於疾病活動期和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炎症性腸病患者更容易發生貧血

貧血是炎症性腸病(IBD)患者最常見的並發症。本研究旨在評估在IBD患者的貧血患病率,並了解其特點。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多中心觀察性橫斷麵研究。納入了15個參與中心1個月所有的患者。納入標準:年齡≥18歲,已確診為炎症性腸病。使用Harvey-Bradshaw指數(HBI)評估患者克羅恩病(CD)的活動度,並通過簡單臨床結腸炎活動指數(SCCAI)評估潰瘍性結腸炎(UC)的活動度。

結果共納入了1313名患者,女性占54.8%,平均年齡為42.8,59%的研究對象診斷為CD、39%的研究對象診斷為UC,2%的研究對象診斷為 IBD。對所有的研究對象進行隨訪,中位隨訪期為7年。目前的治療是氨基水楊酸(63.1%)、糖皮質激素(11.6%)、免疫調節劑(36.4%)以及抗腫瘤壞死因子(27.3%)。最終確定244名患者存在貧血,患病率為18.6%。90%的患者為輕度/中度貧血(平均血紅蛋白11.3±0.8克/分升)。女性貧血的比例較高,但是CDs(19.1%)和UCs(17.7%)之間並沒有差異。處於疾病活動期(HBI > 4;SCCAI> 2)的患者較疾病緩解期的患者貧血更為常見(33.6 vs. 15.6%),接受類固醇(36.8%)治療的患者較其他治療貧血的情況也更為常見。隻有47%的貧血患者接受特定的治療(67%口服補充鐵;41%靜脈補充鐵)。

總而言之,處於疾病活動期和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貧血。貧血的治療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半以上的貧血患者並沒有接受任何特定的治療,和而接受治療的患者多采用口服補鐵的方式,這與目前推薦的補鐵方式相悖。

【8】Am J Gastroenterol:炎症性腸病(IBD)與膽管癌風險增加有關

近期在線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研究稱,長期患有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會增加膽管癌風險增加。

該回顧性研究納入了2005年1月-2013年5月就診於Mayo診所的399名PSC-IBD患者。其中有137名患者接受了結腸切除術。

研究數據顯示,研究期間有123名患者發展為膽管癌。單因素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顯示,校正年齡後,結腸切除術(HR=1.53;95% CI,1.05-2.22)和炎症性腸病持續時間(HR=1.37;95% CI,1.15-1.63)會增加膽管癌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行結腸切除術的患者其膽管癌絕對風險高於沒有行結腸切除術的患者(39% vs 27%)。

此外,結腸腫瘤(HR=1.52;95% CI,0.97-2.37)和因結腸腫瘤行結腸切除術(HR=1.62;95% CI,1.01-2.61)接近統計學意義的邊緣。與其他難治性疾病相比,有結腸切除術史的患者中,有結腸腫瘤手術指征的患者,其膽管癌風險更高(HR=2.91;95% CI,1.24-6.84)。

多變量分析顯示,IBD持續時間仍與膽管癌相關(HR=1.33;95% CI,1.11-1.60)。結腸切除術後,IBD持續時間對膽管癌風險的影響沒有改變。

研究人員總結道:“PSC-IBD患者中持續存在的IBD是膽管癌風險的獨立預測因素,並且在結腸切除術後,這種風險仍然存在。對膽管癌患者進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9】Gastroenterology:亞洲早期炎症性腸病流調結果

亞洲炎症性腸病(IBD)的發生率在上升,但是對該地區該疾病的進展認識卻很少。始於2011年的關於亞太地區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流行病學研究涉及了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斯裏蘭卡、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區域,研究者目前的研究數據來自正在進行的研究。

研究者納入了2011-2013年間的413名平均年齡37歲的IBD患者,其中222名UC患者,181名CD患者,10名IBD未分類患者。研究者分析了患者疾病的過程、嚴重程度和死亡率。通過Kaplan-Meier分析評估治療風險。

研究數據顯示,CD患者從炎症發展到炎性狹窄或穿透性疾病的累積概率為19.6%;CD患者使用免疫抑製劑或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的累積概率分別為58.9%和12%,對於UC患者該數據分別為12.7%和0.9%。肛周CD會增加診斷1年內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的風險 (HR, 2.97; 95% CI, 1.09-8.09)。CD患者和UC患者診斷1年後手術的累積概率分別為9.1%和0.9%。與炎症性疾病相比,CD和穿透性疾病的患者手術風險增加7倍(HR, 7.67; 95% CI, 3.93-14.96)。IBD患者的整體死亡率是0.7%。

該基於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亞洲的IBD患者期早期疾病情況與西方國家具有可比性;CD患者常會發展為複雜疾病,對免疫抑製劑使用需求不能增加;亞洲早期UC患者手術率很低。認識不同人群IBD的進展可以幫助醫療界優化該疾病的治療,改善預後。

【10】Pediatrics:無創檢查診斷小兒炎症性腸病的指標有哪些?

小兒炎症性腸病(IBD)的臨床表現通常不具有特異性,常會被誤診為功能性胃腸疾病。研究者檢索相關數據庫,分析關於兒童慢性胃腸道症狀中IBD診斷方式精確性的研究,IBD經過內窺鏡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或臨床隨訪以確定。以探究症狀、體征、非侵入性檢查等對IBD診斷的精確性。

該薈萃分析納入了19篇研究,涉及2806名患者。研究數據顯示,症狀如腹痛、腹瀉、直腸出血、體重下降等診斷IBD敏感性0.48-0.82,特異性0.17-0.78。對於血液檢查診斷IBD,C反應蛋白(9項研究)和白蛋白(6項研究)表現最佳,敏感性分別為 0.63 (0.51-0.73) 和0.48 (0.31-0.66),特異性分別為0.88 (0.80-0.93)和0.94 (0.86-0.98)。糞便鈣衛蛋白 (FCal)(10項研究)診斷IBD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0.99 (0.92-1.00) 和(0.54-0.74)。

薈萃分析結果表明,當根據小兒患者症狀無法診斷IBD時,使用FCal、CRP和白蛋白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可選擇出IBD低風險(FCal結果陰性)或高風險患者(CRP、白蛋白陽性),進而避免內窺鏡等有創檢查。

關鍵字:炎症性腸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