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更加有效地抵抗胰腺癌?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17-02-12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和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首個旨在阻止癌細胞增殖的藥物具有第二種效應:它將抑製機體對腫瘤發起免疫攻擊的免疫細胞轉化為增強這種免疫攻擊的細胞類型。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2月6日在線發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acropinocytosis of Nab-paclitaxel Drives Macrophage Activ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根據在小鼠體內開展的實驗,作為靶向腫瘤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攝取藥物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商標名為Abraxane)。這些研究人員說,一旦進入這些免疫細胞內部,這種藥物讓它們發生改變從而讓它們為啟動一種積極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提供信號。

        論文通信作者、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首席科學家Dafna Bar-Sag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揭示出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在腫瘤免疫學中發揮著一種之前曾被忽視的作用。”

        Bar-Sagi說,“根據這些實驗結果,它提示著改進這種藥物的方法,並且支持將它加入到新的組合療法中。”

        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是由已使用了幾十年的抗癌藥物紫杉醇和白蛋白納米顆粒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紫杉醇本身並不能有效地抵抗胰腺癌,但是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是治療這種癌症的一種主要療法的一部分。為何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發揮更好的療效一直是這個領域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紫杉醇阻止癌細胞內的微管降解。這種微管降解是癌細胞在異常生長時進行增殖而必需的一個步驟。這個領域的很多人猜測藥物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主要靶向癌細胞中的微管,這種藥物中的白蛋白組分可能有助它進入癌細胞內部,因而具有更少的毒副作用。

        這些新的發現提示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對癌細胞產生的任何影響可能起始於它對巨噬細胞的影響。巨噬細胞在血液中巡邏,在很多腫瘤中聚集。

        這項新的研究圍繞著免疫係統展開。在免疫係統中,巨噬細胞等細胞對細菌或其他的入侵的微生物觸發大規模的免疫攻擊。免疫係統也能夠識別和攻擊癌細胞。然而,腫瘤細胞分泌的因子部分上通過將巨噬細胞從它們的免疫激活狀態(M1模式)切換到抑製它們的免疫功能的M2模式來削弱這種免疫反應。

        在利用巨噬細胞係開展的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比紫杉醇更加有效的部分原因在於白蛋白組分能夠讓巨噬細胞通過一種被稱作巨胞飲(macropinocytosis)的自然過程攝取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

        根據在胰腺瘤小鼠體內開展的實驗,一旦進入巨噬細胞,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導致它們從免疫抑製性M2細胞返回到免疫激活性M1細胞,從而增加機體殺死癌細胞的能力。過去的研究已發現紫杉醇具有與細菌釋放的觸發巨噬細胞激活的物質相類似的結構。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證實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也會激活胰腺瘤相關巨噬細胞中的相同的分子通路。

        論文第一作者、Bar-Sagi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Jane Cullis博士說,“我們的發現支持開發出更多的通過將白蛋白與免疫激活試劑偶聯在一起選擇性地靶向巨噬細胞的藥物可能是可行的。我們也可能能夠調整白蛋白的結構以至於與它偶聯在一起的藥物更長地停留在巨噬細胞中,或者為了發揮更大的療效,將紫杉醇與T細胞療法結合在一起。一般而言,這樣的療法應當可用於治療巨噬細胞浸潤的很多腫瘤類型。”

關鍵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胰腺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