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 美國消化疾病周(DDW)召開的“羅馬基金會和美國消化病學會(AGA)專題報告”會議上,羅馬基金會主席、羅馬Ⅳ標準總主編德羅斯曼(Douglas DDrossman)教授發布了“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Ⅳ”出版的消息,並介紹了羅馬Ⅳ標準的更新點;來自澳大利亞的塔利(Nicholas Talley)教授和西班牙的梅亞林(Fermin Mearin)教授分別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腸易激綜合征(IBS)診斷標準的更新及理由進行闡述,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方秀才教授就與會者關注的主要內容進行介紹。
圖:方秀才教授和羅馬IV 總主編Douglas D Drossman 教授(中)和多元文化分委會主席斯珀伯(Ami D Sperber)教授(左)在DDW
功能性胃腸病又稱腸-腦互動異常
Drossman教授指出,人們對功能性胃腸病(FGIDs)的認識隨著對疾病模式的認識轉變和相關研究證據的更新而發生變,由單一的胃腸動力異常轉變為包括神經胃腸病學和腦-腸互動等多方麵的異常。
盡管如此,即使是在今天,許多人仍認為FGIDs是診斷不太確鑿的疾病,患者會因為有這些症狀而倍感羞恥,盡管這些症狀是實實在在的。為了消除這種偏見,羅馬基金會采用德爾菲(Delphi)表決方法為FGIDs提出了全新的定義,即腸-腦互動異常(disorders of gut-brain interaction)。因此,在即將出版的羅馬Ⅳ專著中,功能性胃腸病又被稱之為腸-腦互動異常,新的定義強調其症狀產生與動力紊亂、內髒高敏感性、黏膜和免疫功能的改變、腸道菌群的改變以及中樞神經係統(CNS)處理功能異常有關。
基於此觀點,在修訂後的羅馬Ⅳ診斷標準中,一些疾病不再冠以“功能性”一詞,或修改為更體現疾病發病機製和該新觀點的疾病名,如羅馬Ⅲ中的“功能性腹痛綜合征”修改為“中樞介導的腹痛綜合征(CAPS)”。
新增章節闡述腸道微生態環境和多元文化對FGIDs的影響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資料表明,胃腸道感染、微生態環境和食物與FGIDs症狀的產生、加重有關,食物、腸腔內環境的改變通過腸道菌群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包括免疫和代謝反應而影響腦-腸軸的功能,進而影響FGIDs。感染後FD患者十二指腸嗜酸細胞浸潤明顯增加,這種改變與患者的症狀明顯相關。在羅馬Ⅳ專著中新增一章專門闡述食物、腸道微生態對FGIDs的影響及其機製。
羅馬基金會已經注意到,羅馬標準發起者和支持診斷標準的資料多源於西方國家,羅馬標準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世界文化觀點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可影響FGIDs患者對症狀的表述、感受和就醫行為。在大量調研和討論的基礎上,羅馬Ⅳ在新增加章節“多元文化與FGIDs”
中深入討論了羅馬診斷標準是否在全球具有普遍適用性、環境和局部的“生物學”對FGIDs的流行病學和診斷的影響(比如衛生條件、食物、飲食習慣、對症狀的理解和報告)等問題。
這些新增內容對我們全麵理解FGIDs、促進跨文化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診斷標準的修訂
羅馬Ⅳ對診斷標準的修訂包括10個方麵,主要內容如下。
1. 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在疾病名中刪去了“功能性”一詞。
Drossman教授認為,定語“功能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意指不特異的和某種程度的貶義,因此,在羅馬Ⅳ診斷標準中刪去了每章標題疾病中“功能性”一詞(如用“食管疾病”代替“功能性食管疾病”)。對某些疾病名也刪去“功能性”一詞(如用“大便失禁”代替羅馬Ⅲ中的“功能性大便失禁”)。將“功能性腹痛綜合征”變更為“中樞介導的腹痛綜合征”,這種變更更利於理解這些疾病的發病機製,與新的腦-腸交互觀點相一致,同時也可使“功能性”的“烙印”最小化。但是,對於一些臨床疾病(如功能性腹瀉、功能性燒心),羅馬Ⅳ依然保留了“功能性”的冠名,旨在與那些病因明確的結構性疾病相鑒別。
2. 新增加的診斷
在食管疾病中增加了反流高敏感(reflux hypersensitivity)這一疾病,用於診斷一些患者的酸反流屬於正常範圍,但他們對生理性反流很敏感,因此出現燒心症狀,以與功能性燒心甚或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相鑒別。
3. 對腸道疾病症狀譜的解釋
強調將IBS、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瀉、功能性腹脹/膨脹不再作為特定的疾病來看待,其有著與病理生理機製特征相聯係的症狀譜,隻是在臨床上表現出來的症狀數目、頻度和嚴重度有差異,如便秘型IBS(IBS-C)和功能性便秘的診斷可能因腹痛
程度的變化而轉換,IBS的亞型也可能隨著糞便性狀發生變化而改變。
4. 增加了幾個已有明確病因的疾病
在胃十二指腸疾病中增加了大麻素嘔吐綜合征(cannabinoid hyperemesis syndrome,CHS),在中樞介導的胃腸道疼痛病(羅馬Ⅲ的功能性腹痛綜合征)中增加了麻醉劑腸道綜合征(narcotic bowel syndrome)/阿片引起的胃腸道高敏感(opioid-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hyperalgesia),在腸道疾病中增加了阿片引起的便秘(OIC)。這些疾病病因已經很清楚,並不是真正的“功能性”疾病,考慮其特征是中樞神經係統或腸神經係統功能異常,符合腸-腦互動異常的新定義;且這些疾病目前尚無
特定的歸類,其臨床表現與FGIDs類似,需要與功能性疾病鑒別。
此外,在IBS 的診斷標準中,羅馬Ⅳ刪去了腹部不適這一症狀,將診斷的症狀閾值調整為“ 近3個月內平均發作至少1日/周”,將“腹痛/腹部不適在排便後改善”修改為“腹痛和排便相關”;在分型標準中,將主導型糞便的判斷調整為按“有不正常排便(至少1次)的天數中的糞便性狀計算”。Mearin教授對上述修改的證據資料作了詳細陳述。
羅馬Ⅳ的製定是國際上來自23個國家的117位專家、曆時6年完成的一項工作,他們對羅馬Ⅲ頒布以來的研究資料和反饋意見進行了非常全麵的收集,也成立多個研究小組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旨在使修改後的診斷標準更具有臨床指導性、可操作性和全球適用性。
Drossman 教授也指出,在臨床實踐中應用這套診斷標準也有一些局限性,當患者的臨床表現符合設定的診斷標準時,我們可以作出診斷,以此為患者提供教育、指導臨床處理和治療試驗,這樣勢必排除了那些在臨床上遇到的不符合診斷標準但同樣需要治療的患者。還有,同一疾病不同亞型或不同嚴重程度的患者,其需要的處理也是不同的。
為了解決羅馬分類係統的這些局限性,羅馬基金會提出了用多維度臨床資料剖析(MDCP)的方法,即通過對患者症狀體驗的多方位(包括臨床症狀、社會心理、生理、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層麵)梳理和整合,為患者製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但我們也注意到,羅馬Ⅳ委員會的絕大多數專家和引用的資料都來自西方國家,修訂後的診斷標準是否適合中國人群,仍需要我們開展相應的驗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