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甘草酸鎂對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保護作用

作者:小閃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6-03-25

近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小鵬等發文,旨在探討異甘草酸鎂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的保護作用及其機製。研究指出,異甘草酸鎂可通過降低促炎因子、升高抗炎因子降低炎症反應,對ALF大鼠具有保護作用。本文於2016年2月6日在線發表在《臨床肝膽病雜誌》上。

90隻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A組, n=10)、模型組(B組, n=20)、異甘草酸鎂低劑量組(C組, n=20)、中劑量組(D組, n=20)和高劑量組(E組, n=20)。A組腹腔內僅注射等量無菌生理鹽水,其餘4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0% D-氨基半乳糖。C、D、E 3組在造模30 min後均於尾靜脈注射異甘草酸鎂注射液(25、50和100 mg/kg)。建模24和48 h後分別取肝組織行HE染色觀察肝組織結構的病理變化,收集血清檢測各組大鼠肝功能指標[ALT、AST、TBil、白蛋白(Alb)]、促炎症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1β、幹擾素(IFN)γ]和抑炎症因子[IL-4、IL-10、轉化生長因子(TGF)β]水平。計量資料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

5組大鼠的血清ALT、AST、TBil和Alb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74.6、108.9、25.1、58.4, P值均<0.05);與A組比較,B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顯著升高,Alb水平顯著降低(P值均<0.05 );與B組比較,C、D、E 3組ALT、AST、TBil水平顯著降低,Alb水平上升,E組變化最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5組大鼠的TNFα、IL-lβ、IFNγ、IL-4、IL-10、TGFβ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75.1、58.9、25.4、43.6、66.4、86.8,P值均<0.05);與A組比較,B組血清TNFα、IL-lβ、IFNγ、IL-4、IL-10、TGFβ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與B組比較,C、D、E 3組血清TNFα、IL-1β、IFNγ水平顯著降低,IL-4、IL-10、TGF-β水平顯著升高,E組變化最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關鍵字:異甘草酸鎂,D-氨基半乳糖,肝衰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