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陳豪等發文,旨在調查目前國內外肛瘺診治的具體情況,了解目前國內外肛瘺診治的現狀及發展方向。研究指出,國內外對於肛瘺的診斷多以醫生經驗診斷為主,對於肛瘺的客觀診斷均重視不夠;國外文獻肛瘺以Parks分類方法為主,但是國內文獻分類方法不統一;關於治療方法,國外以括約肌保留手術為主而國內仍以對括約肌損傷較大的傳統手術為主;國內外對治療結果隨訪更關注複發而忽略了對失禁率的關注。本研究於2016年2月28日在線發表在《世界華人消化雜誌》上。
研究檢索2009-01/2015-12國內外發表的關於肛瘺治療的相關文獻,對肛瘺診療過程中的方法和效果進行分析。
共獲得中文文獻612篇,英文文獻83篇。對肛瘺的診斷大多數文獻仍依靠臨床症狀和臨床物理檢查為主,僅少部分文獻描述采用腔內超聲或MRI進行診斷。在肛瘺的治療中,中文文獻主要采用傳統的肛瘺切開切除或切割掛線治療,英文文獻在使用傳統治療方法的同時,保留括約肌的肛瘺手術比例明顯增大。術後隨訪過程中,仍主要依靠臨床症狀和物理檢查對複發肛瘺進行診斷,僅少部分采用腔內超聲或MRI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