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IBD)在西方發達國家較為常見,盡管目前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其經濟發展及工業化進程,IBD發病率及患病率均表現為增加趨勢。結合近十年研究進展,我們發現中國IBD的好發年齡實際與國外一致,高峰期分別為二三十歲及50歲左右。
故在不遠的將來,IBD可能成為一項影響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
――錢家鳴教授
錢家鳴教授
《論壇報》:請您結合臨床經驗,談談近年中國IBD發病情況。
錢家鳴教授:在中國,IBD作為一種新發疾病,在過去10年間其發病率呈明顯增多趨勢。目前三級醫院醫生已對該病有了初步認識,很多醫生也踴躍參加有關IBD的學術活動。中國IBD患者,仍以潰瘍性結腸炎(UC)為主。與西方發達國家相似,中國IBD發病也以UC為先,且最初10年UC發病率明顯上升,繼而出現克羅恩病(CD),其發生發展模式情況緊隨UC。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飲食結構等眾多因素發生改變,可能均與IBD發病相關。參考20世紀西方發達國家IBD的出現及發展情況,中國有較多相似之處。
我們曾對廣州及大慶地區所做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南方IBD發病率高於北方地區,尤其是CD,南方發病是北方發病的近3倍。但結合目前IBD總體發病率僅為3~4/10萬左右,故在中國IBD尚不屬於常見病範疇。在未來10~20年,IBD有可能成為中國常見病之一。此外,因IBD係慢性消化係統疾病,且常於青少年期發病,故相對而言,目前中國IBD患病率已較高,應引起臨床醫生重視。
《論壇報》:我國IBD發病特征與西方國家是否存在差異?
錢家鳴教授:西方發達國家普遍認為,IBD的發病在青少年期及中年期(四五十歲)呈現兩個高峰,相較而言仍以青少年期為主。中國因為發病人數較少,且對該病的認識普遍欠缺,因此確診患者常在40歲左右。這一度使我們認為中國的發病情況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一定差異,即中國IBD發病主要表現為高峰後移,且不存在兩個高峰。但結合最近10年的文獻,我們發現中國IBD的好發年齡實際與國外一致,高峰期分別為二三十歲及50歲左右。
至於兒童,過去由於醫務人員對該病的認識普遍存在局限性,故可明確診斷IBD的兒童患者數較少,但隨著兒科醫生對該病的逐漸重視,目前在中國IBD患兒並不罕見。
《論壇報》:請您談談目前IBD的主要治療方案,以及生物製劑在IBD治療中的地位?
錢家鳴教授:在中國,生物製劑種類較匱乏且價格昂貴,因此常常限製了此類藥物的使用。
目前中國IBD患者仍普遍采用傳統治療方式,即美沙拉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治療。激素和免疫抑製劑類藥物副作用較大,臨床醫生麵對此類問題時,常常不能及時轉化/升級治療,這樣有可能會錯過患者最佳治療窗。現在國際上提出降階梯治療,但我國麵臨的是及時/快速上階梯治療的問題。
《論壇報》:請您談談未來我國IBD發病率的變化趨勢。
錢家鳴教授:目前,隨著內鏡技術在中國的普及,勢必對IBD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後評估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相關醫務人員對該病認識的逐漸深入,以及社會經濟等的快速發展,中國IBD發病率及患病率也必然呈上升趨勢。但截至目前,IBD在西方發達國家仍較發展中國家普遍,且眾多發達國家仍未發現確實有效的應對策略解決這一難題。結合近年來IBD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患病人數逐年增多的情況,我們預測,在不遠的將來,IBD可能成為一項影響全球的公共衛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