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腦卒中發病率一直高居榜首,它與氣候的關係也一直在被關注,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李新教授和幹部保健科王林教授及其帶領的氣象團隊通過研究其中心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871例天津市內六區急性腦梗死的發病與轉歸,結合天津市氣象局提供的氣象資料,闡述了其與氣象因素的關係。
根據天津市氣象局提供的天津市市區內2009年3月—2012年2月的各項氣象因素指標,研究發現天津市冬季1月氣溫最低,氣壓最高,最低氣溫最低為-11.1℃,最高氣壓最高為1041.4hPa,夏季7月份氣溫最高,氣壓最低,最高為33.4℃,最低為994.1hPa,夏季平均濕度高於冬季,四季平均風速無明顯分布規律。
研究數據表明,冬季是初發急性腦梗死的高發期,其中1~2月發病最高,3~4月發病最低;而且這個季節,特別容易感染肺炎,進一步統計分析發現日最低氣溫是初發急性腦梗死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急性腦梗死危險人群要特別注意提防寒冷的冬季。另外短期氣溫變化對急性腦梗死的發生也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冬季日平均氣溫在-3.10℃與~0.90℃之間時初發急性腦梗死發病增加。冬季氣溫下降2.30℃以上、夏季氣溫升高2.10℃及以上初發急性腦梗死發病增加。因此做好這方麵的醫療氣象預報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初發急性腦梗死具有周變化規律,周一發病率最高,周五發病率最低,且較年齡<65歲的患者,<60歲的患者,這種變化體現得更明顯,可能與中青年人群周末生活方式的過度改變,如參加聚會、飲酒、勞累等,未經充分休息調整,星期一人們開始上班工作,麵對工作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或因工作而更多的暴露於寒冷或高熱環境中,所以這部分人群更應注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工作壓力的良好調節。
急性腦梗死患者轉歸與氣象因素也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急性腦梗死患者轉歸有季節性差異,夏季轉歸較好,冬季轉歸不良。日平均氣溫越高,平均氣壓越低,平均相對濕度越高患者轉歸情況越好,而這種氣候變化對年齡≥65歲的急性腦梗死患者轉歸不良影響顯著,而對<65歲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影響不明顯,所以65歲以上的患者更應注意天氣變化。
此外,我們進行了同期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及急性冠脈綜合征轉歸與氣象因素的關係研究,研究發現冬季入院率最高,夏季入院率最低;1月份為發病高峰,6月份為發病低穀,其次發病較少的月份為8月份,低溫(平均氣溫<2.8℃)、高氣壓(平均氣壓>1025hPa)增加老年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入院風險,急性冠脈綜合征死亡率四季比較以春冬季為高, 9月份為死亡高峰,其次為4、5月,低溫(日平均氣溫<6℃)、低氣壓時(平均氣壓<1000hPa)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病死率較高,且24小時溫差及氣壓差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所以氣象因素對急性腦梗死與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與轉歸的影響並不完全相同,但總體來說,低溫時急性腦梗死與急性心肌梗死容易發病,且轉歸不良。
此外,我們天津地區二所三級甲等大學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個社區醫院完成了2012年全年34萬份門診高血壓處方的調查,發現高血壓處方具有明顯隨季節與月份變化的規律,夏季處方量減少,冬季處方量增多,以月溫差變異較大的3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處方量增大尤為顯著,提示高血壓患者在寒冷季節時應提高對血壓變化的重視。而溫度變化是血壓季節性變化的最主要原因,這也可以解釋一部分低溫易致急性腦梗死及心肌梗死發病的原因。
總之,高齡老年人應重視和了解天氣情況,及時收聽天氣預報,根據天氣情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寒冷天氣尤其應注意保暖,醫療衛生機構應開展有關氣象因素對健康影響的公眾教育,更深入的公眾生活指導,根據天氣預報保證足夠的急救措施,提高救治效率,進一步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致殘率與死亡率。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第十二次全國老年醫學學術會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