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蔡時青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研究團隊合作,首次以衰老過程中的行為退化為切入點進行全基因組遺傳篩選,發現了全新的抗衰老靶點,為延緩大腦衰老提供新的理論依據和作用靶標。該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
研究人員結合秀麗隱杆線蟲、小鼠兩種模式動物和人類大腦基因表達數據庫,通過在全基因組水平上進行篩選、尋找調控衰老的基因,獲得了 59 個候選基因,並構建這些候選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網絡。他們發現其中兩個表觀遺傳調控因子 baz-2 和 set-6 位於該調控網絡的關鍵節點,主要表達在神經係統中。結果顯示,降低 baz-2 和 set-6 功能,能顯著提高老年線蟲的神經遞質水平,延緩衰老過程中線蟲的行為功能退化。baz-2 和 set-6 人的同源基因分別為 BAZ2B 和 EHMT1。在人類大腦中,BAZ2B 和 EHMT1 的表達量隨衰老逐漸增加,且與阿爾茨海默病病情進展呈正相關。
研究人員認為 BAZ2B 和 EHMT1 是重要的調控衰老進程的因子,是新的抗衰老靶標,並很有可能調控阿爾茨海默病中的智力衰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