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新機製被揭示

作者:孫國根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9-09-20

本網訊(駐地記者 孫國根)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和麵上項目、國家“重大慢病”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複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複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教授趙冰樵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鍾凱團隊合作,經3年多研究終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性癡呆症)發病新機製。近日該成果以“ADAMTS13維持腦血管完整性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樣病理”為題,已在線發表國際知名期刊《PLOS 生物學》( 《PLOS Biology》 )雜誌上。

示意圖:活體小鼠雙光子顯微鏡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引起大腦毛細血管β澱粉樣蛋白的大量沉積(CAA),表明血管因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病理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據悉,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一種老年癡呆病,全球約5000萬癡呆患者,中國是癡呆的重災區,也是世界上癡呆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有癡呆患者超1000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3100萬,卒中後癡呆患者950萬。總計5000多萬癡呆和認知障礙人群,給公眾家庭和醫療保健係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趙冰樵說,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特征之一是腦內的“老年斑塊”Aβ(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太多會引起記憶嚴重喪失,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

為揭開該疾病發病原理,趙冰樵課題組開始了艱辛的探索。結果發現,腦內一種被稱為 “ADAMTS13”的基因作為一種金屬蛋白酶,對腦卒中、心梗有保護作用,如果敲除這種基因,可引起“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表現出血腦屏障的早期破壞,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血腦屏障的破壞會進一步加重,從而引起腦毛細血管的減少和腦血流的降低,最終造成腦內“老年斑塊”Aβ的血管清除障礙和記憶減退。相反,如果增加小鼠腦內的“ADAMTS13” 基因含量,可以通過保護出血腦屏障,增加腦內毛細血管的數量和腦血流,促進腦內Aβ的清除,並使小鼠的認知功能障礙得到明顯的改善。這一結果揭示了“ADAMTS13”通過增加Aβ的血腦屏障清除,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同時,該項研究也清楚地證明血管因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機製中的作用。

關鍵字: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新機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