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抑鬱,癡呆患病第一步?

作者:劉金 編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6-05-16

一項荷蘭研究表明,抑鬱症狀逐漸加重的老年人日後罹患癡呆的風險顯著升高,提示抑鬱可能是癡呆的前兆症狀。論文4月29日在線發表於《柳葉刀·精神病學》(Lancet Psychiatry)雜誌。

該研究采用荷蘭流行病學中心抑鬱量表(CES-D)和醫院用焦慮與抑鬱量表(HADS-D)評估抑鬱症狀,共納入≥55歲的抑鬱患者3325例,這些患者在1993-1995年、1997-1999年、2002-2004年3輪評估中至少1輪有抑鬱症狀但未患癡呆,其中1995例(60%)為女性。

結果顯示,參與者抑鬱症狀的1993-2004年進展軌跡可分為5種類型(見圖):①低水平型(CES-D評分保持低水平,2441例,占73%);②降低型(CES-D評分初期相對較高,後期降低,369例,占11%);③緩解型(CES-D評分初期由低變高,後期降低,170例,占5%);④升高型(CES-D評分初期較低,後期逐漸升高,255例,占8%);⑤高水平型(CES-D評分保持高水平,90例,占3%)。

圖 1993-2004年抑鬱症狀進展軌跡注:曲線陰影部分為數據可信區間。

在隨訪26330人-年期間,434例抑鬱患者進展為癡呆。與低水平型相比,僅升高型患者的抑鬱進展軌跡與癡呆風險顯著升高相關[風險比(HR)=1.42,P=0.024]。此外,排除卒中後,與低水平型相比,僅升高型抑鬱進展軌跡與癡呆風險升高相關(HR=1.58,P=0.0041),易導致阿爾茨海默病(HR=1.44,P=0.034),是重要的死亡危險因素(HR=1.45,P=0.019)。

■同期述評

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院的雷佩爾蒙德(SimoneReppermund)教授談道,隨著老齡人口數量的增加,全球癡呆患者預計每20年增加1倍,因此,抑鬱與癡呆患病的關係研究十分重要。這項研究使我們離抑鬱是否為癡呆危險因素的答案更近一步。該研究的一大亮點在於將抑鬱患者的10年疾病進展劃分為5種軌跡。

血管危險因素是迄今說服力最強、爭議最小的抑鬱與癡呆的患病關聯因素。血管疾病與晚年抑鬱相互關聯的證據有很多,一些研究表明,抑鬱與之後血管疾病相關,也有研究證實血管疾病可促進抑鬱進展。一項係統評價與薈萃分析表明,晚年抑鬱與全因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發病風險顯著相關,且血管性癡呆的發病風險顯著高於阿爾茨海默病。此外,有研究表明,抑鬱與癡呆的相關性與一些基因(如APOEε4)、炎性標誌物、應激激素軸失調以及血漿β澱粉樣蛋白濃度較低有關。

除了以上生物學因素外,生活方式也可能是影響抑鬱與癡呆相關性的因素之一。一項關於老年女性20年抑鬱進展軌跡的研究表明,症狀加重或高水平抑鬱患者發生吸煙、缺乏運動、社交圈窄、身體損傷、心梗、糖尿病和肥胖的比例相對較高;體育運動與社會娛樂水平是抑鬱與癡呆進展的關鍵因素,並且這種關聯是雙向的。

晚發性抑鬱與早發性抑鬱的區分也很重要。目前,中青年抑鬱發病率較高,需要更多關於晚發性抑鬱、早發性抑鬱與癡呆相關性的前瞻性研究。早發性抑鬱是否是癡呆的危險因素之一、晚發性抑鬱是否是癡呆的先兆症狀之一,這些問題尚待回答。

總之,影響抑鬱及癡呆進展的因素很多。該研究證實了抑鬱,特別是逐漸加重的抑鬱,可能增加癡呆患病風險,但其影響機製尚不明確,還需要更多關於抑鬱長期進展軌跡的研究來探索。

此外,對於生活方式(如體育運動、社交活動)以及生物學危險因素(血管疾病、神經性炎症、應激激素水平過高、神經病理學改變等)的關注,可能會促進抑鬱及癡呆防治的進步。

關鍵字:抑鬱,癡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