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AACE減重手術有望修複神經病變

作者:李瓊 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5-05-29

        在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AACE)2015年年度科學年會上,一項最新前瞻性研究初步數據發現,肥胖手術對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汗腺和心髒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修複作用,可使患者幾乎達到正常狀態。

        Sudoscan裝置用來檢測電化學刺激下手部與腳部汗腺釋放氯離子的能力。這種效應被稱為“電化學皮膚電導”,可反映小C纖維的神經功能。

        這是第一項表明肥胖手術能成功修複糖尿病患者心髒和汗腺自主C-纖維功能障礙的研究。Framingham研究團隊近日已證實自主神經失調能很好地預測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研究還表明,或有一個簡單快速的檢測可以順利評估這種風險,有望及時補救。

        之前有1型糖尿病患者伴隨胰腺移植神經病變的研究得出,糖尿病患者減重術後對病情有較好的控製,且對神經病有逆轉作用。

        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一發現是否具有很大的臨床意義,它隻是一個測試。還缺乏腳部刺痛感減輕的資料。

        逆轉神經病變:激素影響才是真正原因?

        研究共納入100例肥胖手術患者,均接受了腹腔鏡Roux-en-Y胃空腸吻合術或袖狀胃部切除手術治療。隨訪24周,研究人員從中抽取前52名,18名無糖尿病者,21例為糖尿病前期和13例為2型糖尿病。

        與其餘兩組相比,糖尿病組患者平均年齡較高(51vs42歲),且腰臀比較高(P<0.005)。

        基線時,糖尿病組患者神經病變測量較差,包括小腿的神經病損害分數,腳部(但不是手)的汗腺機能和定量自主神經功能測試(心髒速率的變化),以及定量感官測試。糖尿病前期組的心髒速率的變化和感官測試結果均較非糖尿病患組差(P均<0.05)。

        正如預期的那樣,三組在接受減重術後,體重、體重指數(BMI)、體脂肪和腰臀比值有所下降。

        第24周,糖尿病組皮膚電傳導值從55.92μs上升到69.92μS,而糖尿病前期組和非糖尿病組分別為70.0μS和71.13μS24(P=0.001)。糖尿病患者皮膚電傳導能力較基線時顯著提高,幾乎與糖尿病前期和非糖尿病患者持平。

        24周隨訪時,糖尿病患者的神經評估結果顯著提高,包括調節心髒速率的變化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檢測結果,副交感神經活動的檢測結果。腳部的電化學皮膚傳導水平提高,與基線的HbA1c、空腹血漿葡萄糖、胰島素和胰島素抵抗檢測獨立關聯,但不受年齡、性別、種族、體重、BMI、體內脂肪百分比、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影響。上述任何變量均不能改善心率變異性檢測。

        自主汗腺功能的顯著提升與體重、體重指數、體脂肪以及脂類水平無關的事實說明或許存在一種獨立運作機製,以及在胃腸道與腦-下丘腦連接通道之間很可能存在某種連接,使得高血糖素樣肽1與其他胃腸道激素通過中央神經係統參與到能量穩態調節中。

        距此項研究結束還有8到10個月。在下步研究中,將鑒定減重術後炎症標記物和腸道激素與自主功能變化的關係。

        原文鏈接

關鍵字:減重手術,規範,神經病變,檢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