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顧鋒教授闡述了低鈉血症相關問題。
顧教授指出,低鈉血症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一,臨床醫師提高對其的認識非常必要。由於引起低鈉血症的原因眾多,患者常就診於多個科室,尤其以急診科、呼吸科、腫瘤科、心內科、消化科、神經科以及腦外科等臨床科室最為常見,各科室臨床醫師都應對低鈉血症提高警惕。
低鈉血症的臨床表現主要以神經係統和肌肉係統功能障礙為主,根據疾病的緩急和低鈉血症的嚴重程度,臨床表現各異,患者預後也有較大差別。另外,導致低鈉血症的不同基礎疾病及低鈉血症本身往往造成許多嚴重的不良結局。嚴重急性低鈉血症致死率非常高。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輕度低鈉血症患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症狀,患者常常往返於多個科室而不易被臨床醫師重視甚至誤診,並因常合並多種基礎疾病,患者在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時死亡率明顯增加。低鈉血症過度治療會導致嚴重的神經係統異常以及相關疾病死亡率增加,如神經係統脫髓鞘疾病等。由於低鈉血症同時也是肺部惡性腫瘤的早期表現,患者常常以低鈉血症就診。若未及時糾正低鈉血症,常常貽誤後續的診斷與治療。
因此,臨床應高度重視低鈉血症的診斷及病因的鑒別診斷,采取相應措施糾正低鈉血症,去除病因。近年來,研究較為熱門的抗利尿激素受體拮抗劑已被批準用於等容量和高容量性低鈉血症患者的治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