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血管內分泌外科、骨科、麻醉科等科室專家教授攜手,為一名患病13年的撒拉族患者實施了甲狀旁腺腫瘤切除術。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不久將出院。
來自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48歲患者韓自力哈, 13年間備受關節疼痛的折磨,輾轉青海、甘肅、河南等多家大醫院求醫,發病原因均診斷不清,一直以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漫長的求醫路使本來富足的農家陷入了貧困的深淵,一家人不僅賣了家裏的田地,還舉債花費近百萬元。1909年11月和今年2月,患者起身時,發生右大腿、左側胳膊兩次骨折,被青海一家醫院診斷為晚期癌症骨轉移並病理性骨折。患者全家徹底絕望,決定放棄治療。2010年9月韓自力哈的孫子和外孫患病在西京醫院骨科成功接受了救治,使絕望的一家人心底又現一線曙光。今年2月,患者帶著最後的希望來到西京醫院。血管內分泌外科專家予以相關檢查後終於找到了折磨患者13年的病源真凶──甲狀旁腺腫瘤。西京醫院組織了多個學科參與的全院大會診。專家教授分析後認為,麻醉的腦血管意外、頸椎等部位的骨折導致術後截癱、喉返神經損傷和能否完整切除腫瘤,是手術的重重風險,為此專家製定了周密細致的手術方案。手術當日,血管內分泌外科王嶺主任指導,李南林副教授、易軍副教授聯合主刀,在全麻下實施了右側甲狀旁腺腫瘤切除、喉返神經探查術。一個小時緊張施術,通過仔細解剖、分離與腫瘤粘連的喉返神經,充分暴露了甲狀腺右葉下極背麵深在的巨大瘤體,並完整地切除。腫瘤最長徑達4 cm。術中冰凍病理檢查證實為良性甲狀旁腺瘤。
據血管內分泌外科李南林副教授介紹,甲狀旁腺腫瘤臨床上非常罕見,起病隱匿,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早期並無特別症狀,在臨床上極難診斷,容易造成誤診。此類腫瘤會導致骨質脫鈣性疏鬆,骨頭像玻璃一樣,脆弱得連打個噴嚏都有可能骨折,醫學上稱之為“玻璃人”。他提醒廣大讀者:若身體反複出現不明原因的關節不適、乏力及疼痛,除及時到醫院骨科檢查外,還應到內分泌門診谘詢排查。
(李南林 任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