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Open:社會經濟地位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險因素的關係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3-02-25

        背景:在過去幾十年中,全球糖尿病負擔顯著增加,2021年糖尿病患者從1980年的1.08億增加到5.37億,這影響了大多數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約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被診斷患有糖尿病,並且每年的糖尿病發病率很高。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印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一種糖尿病相關的並發症,其中高血糖誘導視網膜損傷,如果不治療,會影響視力並導致失明。2018年中國慢性病監測(橫斷麵調查)的結果顯示,四川省(中國西部)的糖尿病居民占全國糖尿病人口的6%-7%(約860萬人),其中60.48%在調查前未確診。回顧性分析1991年至2000年中國30多個省份的糖尿病住院患者發現,糖尿病腎病的疾病負擔(患病率34.3%)在所有糖尿病相關並發症中居第二位。一項關於糖尿病相關並發症的綜述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排在前三位。對DR研究的薈萃分析報告了DR、非增殖性DR (NPDR)和增殖性DR (PDR)的合並患病率分別為18.45%(1990-2017年期間為5.43%和44.84%),15.06%和0.99%。

        較高的血糖水平、較長的糖尿病病程和居住在農村是DR的重要危險因素,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以達到正常血糖水平可能有助於預防或減緩該患者群體中DR的進展。在美國,保險狀態是有效糖尿病管理的一個強有力的預測指標。然而,在中國,基於研究的保險類型與糖尿病腎病之間關聯的證據有限,因為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總體健康的宏觀社會經濟決定因素上。我們假設,那些享受社會健康保險(SHI)的人更有可能控製血糖水平,並且不太可能患糖尿病腎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調查四川省的血糖控製情況(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並檢查包括SHI在內的社會經濟因素作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血糖控製不佳的危險因素的影響。

        設計:通過使用邏輯回歸分析2019年進行的糖尿病患者橫斷麵調查,以評估社會經濟因素與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和DR的相關性。

        參與者:選擇年齡在18歲至75歲之間的糖尿病注冊參與者,最後2179名參與者被納入分析。

        結果:在該隊列中,分別有37.13%(調整值36.52%)、19.78%(調整值19.59%)和17.37%的受試者出現糖化血紅蛋白< 7.0%、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糖化血紅蛋白組為24.96%)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其他參與者相比,擁有較高社會健康保險(城市職工保險(UEI))、較高收入和城市居民的參與者往往具有血糖控製(HbA1c)(OR值分別為1.48、1.08和1.39)。具有UEI或更高收入的參與者具有更低的DR風險(or:分別為0.71和0.88);高等教育與DR風險降低53%-69%相關。

        影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社會經濟因素回歸分析結果。*p<0.1,**p<0.05,***p<0.01。

        結論:本研究顯示了社會經濟因素對四川地區糖尿病患者血糖(HbA1c)管理和糖尿病腎病診斷的影響存在差異。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尤其是非UEI人)賦予了較高的HbA1c和DR風險。該研究的見解表明,需要國家規劃實施社區級措施,以促進較低社會經濟地位和糖尿病患者獲得更好的HbA1c管理和早期發現DR。

關鍵字:糖化血紅蛋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