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Image:睜眼和閉眼的動作是人先天固有行為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1-04-06

        意誌性閉眼隻在有意識和清醒的人類中觀察到,而在動物中很少見。閉上眼睛被認為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內部信息上,限製外部幹擾,並誘導內感和自我意識。例如,冥想通常要求練習者閉上眼睛以促進專注、自我感覺和自我意識。行為研究還表明,閉上眼睛有助於通過減少視覺幹擾將注意力集中在非視覺的外部任務或內部思維上。先天性盲人在清醒時(與有視力的人相似)總是睜著眼睛,而在冥想和心理意象等活動中,他們像有視力的人一樣閉著眼睛。盡管少數腦電圖研究發現先天性盲人枕區的α振蕩較少,但這些結果在所有腦電圖研究中並不一致。目前沒有RS-fMRI研究調查先天性盲人EC和EO狀態之間的差異,盡管上述研究在有視力的人群中獲得了可靠的EC-EO結果。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中心的Ke Yao等進行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euroImage雜誌。

        該研究旨在利用RS-fMRI探討先天盲人與有視力者是否具有相似的EC-EO模式。先天失明的人也被要求閉上眼睛進行這些活動。靜息狀態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發現,在視力正常被試的某些腦區,閉眼(EC)和睜眼(EO)狀態存在顯著差異。利用RS-fMRI的低頻振蕩幅度(ALFF)對21例先天性盲人和21例視力正常對照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盲人組和視力正常組在EC和EO狀態下有相似的差異模式:EC狀態下雙側初級感覺運動皮質、雙側輔助運動區和枕下皮層的ALFF高於EO狀態,而EC狀態下內側前額葉皮質ALFF低於EO狀態,突出了EC和EO狀態差異的“自然”效應。其他參數如部分ALFF(f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的結果顯示出與Alff相似的模式。此外,先天盲人兩亞組(有光覺和無光覺)的EC-EO模式沒有顯著差異,表明EC-EO的差異與強化“自然”效應的殘餘光覺無關。還發現在後島葉和梭狀回存在組間差異。

        雙向重複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高斯隨機場校正,P<0.05,N=42)。(A)條件效應T圖。暖色表示閉眼狀態下比睜眼狀態下的Alff更高。(B)群體效應的T圖。暖色顯示盲人組比有視力組的ALF值更高。(C)相互作用效應的F圖。

        ALFF:低頻波動幅度,EC:閉眼,EO:睜眼,MPFC:內側前額葉皮質,rIOC:右側枕下皮質,SMA:輔助運動區,rPSMC:右側初級感覺運動皮質,lPSMC:左側初級感覺運動皮質,ROI:感興趣區。

        在盲人組(N=21)和視力組(N=21)中,EC-EO Alff值在整個ROI內的平均散點圖顯示出顯著的條件效應。誤差條代表各組中EC減去EO的Alff值的95%置信區間。每個ROI中的P值分別代表盲人組EC和EO條件的配對t檢驗,視力組EC和EO條件的配對t檢驗,以及兩組的delta EC-EO的兩樣本t檢驗結果。

        整個ROI範圍內EC-EO Alff平均值散點圖在有光感的盲人組(N=10)、無光感的盲人組(N=11)和有視力的組(N=21)中沒有明顯的條件效應。誤差條代表各組中EC減去EO的Alff值的95%置信區間。對每個感興趣區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F(2,39)=1,620,P=0.211;(B)F(2,39)=1,356,P=0.270;(C)F(2,39)=0.638,P=0.534;(D)F(2,39)=0.126,P=0.882。每組ROI中的P值代表每兩組之間的事後檢驗結果。

        綜上所述,先天盲人和有視力的人表現出相似的EC-EO差異模式。此外,先天失明的兩個亞組,即有光感和無光覺的參與者有著相似的EC-EO模式。這些結果表明,睜眼和閉眼的行為,以及它們在大腦活動上的差異,可能是人類的本性所固有的。這些行動不僅對視力正常的人很重要,而且對先天失明的人也很重要。睜開眼睛和閉上眼睛動作背後的心理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

關鍵字:先天固有行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