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Diabetes Care上發表的一項最新丹麥研究,二甲雙胍治療6個月且相較基線HbA1c顯著下降並達到6.5%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後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降低。
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Reimar Wernich Thomsen和同事對 2000-2012年丹麥北部初始治療選擇二甲雙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數據(n=24752)進行了分析以確定二甲雙胍對HbA1c及HbA1c下降對以後CV事件或死亡的影響。參與者平均年齡為62.5歲,55%為男性。
開始二甲雙胍治療6個月後,研究人員根據HbA1c水平對參與者進行分類:HbA1c<6.5%或≥6.5%。後續中位隨訪時間為2.6年,研究人員利用Cox回歸分析來確定後續心肌梗死、卒中或死亡發生率。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共確定439例心肌梗死事件、594例卒中事件及1845例死亡。二甲雙胍治療6個月後,HbA1c水平達到6.5%以下的參與者相較於HbA1c至少為8%的參與者CV事件或死亡率顯著更低。
與HbA1c低於6.5%的參與者相比,複合終點風險隨早期HbA1c達標水平升高而增加:6.5-6.99%人群的風險比為1.18(95% CI 1.07-1.30)、7.0-7.49%人群的風險比為1.23(1.09-1.40)、7.5-7.99%人群的風險比為1.34(1.14-1.57)、≥8%人群的風險比為1.59(1.37-1.84)。基線HbA1c水平較高(如>9%)且HbA1c下降程度較高的參與者複合結局風險下降最顯著。
研究人員表示,選擇二甲雙胍為初始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達到良好血糖控製且HbA1c下降顯著的患者以後的心血管結局及死亡風險顯著降低,而早期血糖控製不佳可預測心血管並發症和死亡風險。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這種相關性是否由早期良好降糖治療(如強度更大的治療或較好的患者依從性)或血糖快速反應人群疾病改善過程存在差異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