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肥胖(體質指數[BMI]≥30 kg/m2)在癌症患者中較為常見。研究人員評價了癌症肥胖患者的管理問題,重點針對肥胖如何影響治療選擇(包括化療劑量),如何影響化療毒性和手術並發症,或許是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
方法:大部分證據從觀察性研究和試驗數據的二次分析中提取,通過N×3 BMI類別(正常體重、超重和肥胖)矩陣結構進行典型分析。研究人員提出闡釋樣本大小和組成、非線性特征和未測量混雜的方法框架。
結果:共識認為,肥胖與治療相關毒性增加相關。因此,細胞毒性化療劑量的降低在BMI指數較高的患者中較為常見。但是,有一些相反的證據表明,肥胖患者使用全劑量化療並不會導致毒性作用增加。然而,這些數據出自數量有限的樣本,沒能覆蓋全部的細胞毒藥物的藥代和藥效學變化。在正在行手術的患者中,有證據表明,BMI指數增加與圍手術期死亡率和感染並發症增加相關。新的結果顯示,這些相關性在惡性手術後仍持續,但良性手術後不存在。肥胖有可能成為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的觀點具有生物合理性,但臨床研究中的結論並不一致。
結論:與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2012指南一致的是,肥胖患者使用實際體重,可能使化療劑量得到最好利用。然而,應該謹慎在這一人群中使用已知的毒性增加相關特定治療方案。沒有肥胖患者生物製劑治療劑量相關指南。目前,沒有關於肥胖癌症患者手術治療的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