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近的研究發現,DTI技術對白質纖維損傷較為敏感,能準確定位、定量分析損傷程度,可為臨床診斷腦震蕩提供客觀依據。該研究結論發表在《現代臨床醫學 》上。
為探討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對診斷腦震蕩的價值.方法:應用CT、常規磁共振掃描及磁共振彌散張量成像(DTI)對88例頭部輕微傷臨床診斷為腦震蕩的患者和 15名健康誌願者(對照組)進行檢查,前者為觀察組,後者為對照組.所有圖像行DTI圖像後處理得到不同興趣區(ROI)各向異性分數(FA),包括兩側 內囊(capsula interna)和外囊(capsula externa)、額葉、枕葉和顳下回部的FA值.將對照組的DTI值經過計算出均值和標準差作為常模.將觀察組結果與對照組比較。
結果為,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中有65例(73.86%)的ROI的FA值下降,另23例(26.13%)和對照組比較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