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分析 用隨機效應模型代替固定效應模型進行薈萃分析,以考察結論的穩定性:OR(random)=2.29,95%CI:1.63~3.21,兩種方法結果基本一致,穩定性較好。9個大樣本研究OR(fixed)=2.72,95% CI:1.95~3.78;8個小樣本研究OR(fixed)=1.91,95% CI:1.25~2.91。敏感性分析結果均OR?1,且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薈萃分析結果在敏感性分析中未被逆轉。
發表偏倚的評價 漏鬥圖基本對稱(圖2)。為避免漏鬥圖的誤導,進一步計算失安全數:
M≥183,M比較大,說明發生偏倚的影響程度較小,結論較為可靠。需新增183項無統計學意義的類似研究(是納入研究的10倍),才能推翻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臨床療效有統計學意義的結論。
心電圖療效有效率 12項研究報告了心電圖療效有效率。12項研究間的異質性不大(χ2=17.63,P=0.09),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有效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fixed)=2.08,95%CI 為:1.54~2.82,P<0.01;漏鬥圖顯示存在發表偏倚。對以單硝酸異山梨酯為陽性對照、病種均為冠心病心絞痛、兩組劑量和療程固定的4項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兩組有效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OR(fixed)=2.80,95% CI為1.84~4.26,P<0.01。
3. 顯效率
臨床療效顯效率 16項研究報告了臨床顯效率,χ2=22.90,P=0.09,OR(fixed)=1.99,95% CI:1.52~2.59,P<0.01。
心電圖療效顯效率 11項研究報告了心電圖顯效率,χ2=9.26,P=0.51,OR(fixed)=2.09,95% CI:1.61~2.72,P<0.01。
心源性猝死率 1篇文獻報告了心源性猝死人數:通心絡組30例患者中心源性猝死為0,對照組30例患者中心源性猝死1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4. 不良反應
13篇論文報告不良反應,其中4篇報告未發現通心絡有明顯毒副作用,8篇文獻報告在治療前後對通心絡組患者的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心肌酶和電解質檢驗,均未發現異常變化。11項研究報告了不良反應例數:通心絡膠囊組645例患者中有17例胃腸不適,發生率為2.64%。對照組577例中有63例頭痛、頭暈、麵紅灼熱感,發生率為10.92%,有2篇報告5例患者因頭痛加重而停藥。
冠心病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最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我國對冠心病的防治已有不少獨特的前沿報道,如體外反搏、膳食補充黑米皮等。加強對冠心病防治的研究,尤其是開發中醫藥對冠心病防治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心絡膠囊作為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國家新藥,於1996年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目前已被廣泛使用,有必要對其進行上市後係統再評價。
1. 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分析
對多項隨機臨床試驗結果進行薈萃分析後得到的係統評價被認為是係統評價中最高級別的證據。現有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分類變量資料研究結果經薈萃分析表明,采用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優於陽性藥組。無論是臨床療效,還是心電圖療效;無論是有效率,還是顯效率,均有統計學意義。1項RCT結果提示,通心絡應用時間越長,療效可能越顯著。
納入研究之間的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P值在界值附近,可能是陽性藥物不同、藥物劑量不同和療程不同所致。為確保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質性,本文對以單硝酸異山梨酯為陽性對照、病種均為冠心病心絞痛、兩組劑量和療程固定的RCT進行了係統評價。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通心絡膠囊在改善冠心病心絞痛的症狀及減少不良反應方麵均優於陽性對照藥單硝酸異山梨酯。
以單硝酸異山梨酯為陽性藥對照的臨床療效亞組分析顯示,OR=1.13,提示通心絡組可能優於對照組,但95%可信區間包括1,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血脂變化等連續變量指標報告數量少且分散,同質性差,難以行薈萃分析。
2. 藥物不良反應
本研究所納入的19篇論文有4篇報告未發現通心絡有明顯毒副作用,11篇報告了不良反應例數:通心絡組發生率為2.64%,對照組發生率為10.92%。通心絡組不良反應明顯較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注意的是,文獻報告通心絡組中出現胃腸不適患者改為飯後服用,症狀自行消失。因此強調讓患者飯後服用通心絡膠囊是必要的。
結論:現有證據提示,通心絡膠囊臨床療效和心電圖療效優於單硝酸異山梨酯,且不良反應少。受納入文獻的質量限製,其療效有待高質量的RCT來評價。
通心絡膠囊治療腦血管病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
為了評價通心絡治療腦血管病的應用價值, 廣州中山大學何穗智、鄧卓?、吳偉康等對近年來國內外報道的通心絡膠囊與其他藥物治療腦血管病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了薈萃分析。
急性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及致殘率都很高, 與心髒病、癌症同為目前人類的3個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我國每年至少有200萬新的腦血管病患者, 其中許多人因此而死亡;幸存者中半數以上留有癱瘓、失語等嚴重後遺症。但目前國內外均無普遍公認的特效治療方法。到目前為止, 已經完成和即將完成的200多項藥物治療顱腦損傷的臨床多中心隨機雙盲研究的結果表明, 還沒有一種具有確切臨床療效的藥物。
通心絡是在國內首先運用絡病學說探討血管病變病理機製及治療的複方中藥, 在“絡以通為用”的絡病治療原則指導下, 把不同絡病治法與藥物有機組合, 對“脈絡―血管係統病”的共性病理環節發揮幹預作用,廣泛用於冠心病、缺血性腦血管病、周圍血管病等血管疾病的治療,成為“脈絡―血管係統病”防治的代表藥物。
何穗智等采用計算機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1996年至2006 年5 月)、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1999年至2006年5 月)、MEDLINE (1996年至2006 年5 月)、Cochrane 圖書館, 手工檢索初步入選的所有文獻,獲取並評價通心絡膠囊治療腦血管病的隨機對照試驗(RCT) 文獻, 然後分別采用SAS 統計分析軟件、RevMan 412 軟件進行薈萃分析。該分析共納入37篇隨機對照研究,共3336 例患者,其中通心絡膠囊組1764 例, 對照組1572例。
結果
總有效率 31 項研究(2791 例患者) 報告了總有效率(圖3,見下期)。31 項研究間異質性不大(Cochraneps Q=8.71579,P=0.9995>0.1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兩組總有效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敏感性 分析結果表明, 通心絡膠囊治療腦血管病總有效率的結論是穩定可靠的。圖4(見下期) 顯示存在發表偏倚。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總有效率的亞組分析。結果表明:按藥物分類進行亞組分析,通心絡除與西藥尼莫地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外,與其他藥物如中藥或常規藥物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或P< 0.01);按病種分類進行亞組分析時,在通心絡治療腦梗死、腦出血、腦血栓的研究中, 通心絡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P<0.01) 。
[未完待續,本文(一)見7月31日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