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是一種潛在的致命疾病,導管引流通常延遲直至感染性壞死被包裹。早期導管引流是否可以改善結局尚未明確。
頂級醫學期刊NEJM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涉及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患者的多中心、隨機優效性試驗,並比較了隨機化分組為一旦診斷為感染性壞死後24小時內立即引流組,或推遲到封閉性壞死階段引流組。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綜合並發症指數的評分,該指數包括6個月隨訪過程中的所有並發症。
該研究共有104例患者被隨機分配到立即引流(55例)或延遲引流(49例)。立即引流組的綜合並發症指數(分數範圍為0到100,分數越高表示並發症越嚴重)的平均得分為57分,延遲引流組為58分(平均差異為-1;95%置信區間[CI]為-12至10;P=0.90)。立即引流組的死亡率為13%,延遲引流組的死亡率為10%(相對風險為1.25;95%CI為0.42至3.68)。立即引流組的平均幹預次數(導管引流和壞死切除術)為4.4次,延遲引流組為2.6次(平均差異為1.8;95%CI為0.6至3.0)。延遲引流組19例(39%)患者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療,無需引流;這些患者中有17人幸存下來。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
由此可見,在感染壞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並發症方麵,該試驗並未發現立即引流優於延遲引流。隨機分配到延遲引流策略的患者接受的有創幹預較少。
原始出處:
Lotte Boxhoorn,et al.Immediate versus Postponed Intervention for 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NEJM.2021.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