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危重病期間微生物失調的興趣越來越大,引起了人們對用益生菌改變微生物組的治療潛力的疑問。之前在這一人群中的隨機試驗表明,益生菌可以減少感染,特別是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盡管也有益生菌相關感染的報道。
為了評價鼠李糖乳杆菌GG對預防重症監護室(ICU)的VAP、其他感染和其他臨床重要結果的影響,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專家在加拿大、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的44個ICU進行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招募預測需要機械通氣至少72小時的成人。2013年10月至2019年3月共招募了2653名患者,結果發表在近期JAMA雜誌上。
幹預措施為在對所有參與者每天2次輸入鼠李糖膠(1×1010菌落形成單位)(n = 1321)或安慰劑(n = 1332)。主要結果是由一式兩份的中央盲審決定的VAP。次要結果是其他ICU獲得性感染,包括艱難梭菌感染、腹瀉、抗菌素使用、ICU和住院時間以及死亡率。
在2653名隨機患者中(平均年齡,59.8歲[SD],16.5歲),2650名(99.9%)完成了試驗(平均年齡,59.8歲[SD],16.5歲;1063名女性[40.1%.],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估II評分為22.0(SD,7.8),接受研究產品的時間中值為9天(IQR,5-15天)。接受益生菌的1318名患者中有289名(21.9%)發生了VAP,而1332名對照組中有284名(21.3%)。總的來說,兩組發生VAP的風險沒有明顯差異(HR=1.03,95%CI=0.87-1.22;P=0.73,絕對差異,0.6%,95%CI,-2.5%至3.7%)。
在20個預先指定的次要結果中,包括其他ICU獲得性感染、腹瀉、抗菌素使用、死亡率或住院時間都沒有顯示出明顯的差異。接受益生菌的15名患者(1.1%)與對照組的1名(0.1%)出現了無菌部位的鼠李糖菌或非無菌部位的唯一或主要生物體的不良事件(OR=14.02;95% CI,1.79-109.58;P < .001)。
在需要機械通氣的危重病人中,使用益生菌與安慰劑相比,在發展呼吸機相關肺炎方麵沒有明顯差異。
參考文獻: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Inciden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1;326(11):1024–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