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一:為藥箱“量身訂做”一個溫馨的“家”
急診護理團隊在救護車藥品管理方麵別出心裁的想出了一個更為新穎、實用的方法,讓救護車的藥品箱成為一個亮點。首先,通過精密測量藥箱空間,進行合理規劃。為藥箱“量身訂做”一批大小不一的透明盒子,完美的將每一輛車所需藥品放入其中。在急診藥房的大力支持下,拿到了“藥托”(原包裝盒內盛放藥品的塑料托),盛放藥品,以此保證藥品在盒內的穩定性。
塑料長期藥盒的應用
亮點二:高警示、避光、精神類藥品標識清晰,一目了然
通過仔細研究救護車裏麵的每一種藥品,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保存,藥盒的側邊和每支藥上都規範粘貼遮光、高警示、精神類藥品等標示。
目前鄭州市某醫療救援中心下發的救護車藥品清單中,高警示藥品15種,精神類藥品2種,避光13種。其中,平時不太注意但需要避光保存的13種藥品為:鹽酸洛貝林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氨茶堿注射液、地塞米鬆磷酸鈉注射液、鹽酸山莨菪堿(654—2)注射液、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鹽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重酒石酸間羥胺(阿拉明)注射液、鹽酸多巴胺注射液、地西泮(安定)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西地蘭)注射液、鹽酸胺碘酮注射液。為達到避光保存效果,這些避光藥品均用黑色塑料袋製作成小巧又實用的“避光袋”,以此達到理想效果。
同時,利用創新思維對新的藥品盒子做出了幾個小小的改進:剪下紙質盒子的說明書及正麵、利用釆血條碼的紙來打印藥品批號及有效期並且粘在透明盒子的右上角。此種方法,便於查近效期及核對藥品完整性,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警示、避光、精神類藥品標識粘貼
每支高警示藥品正確粘貼方法
亮點三:搶救區內恒溫狀態下保存出診藥箱
關於藥品溫度,通過查看說明書,有多種藥品保存不超過20度,由於冬天氣溫較低,救護車內溫度低達7度;夏天溫度較高,救護車內溫度達到50度,長時間將藥箱放在救護車中,會嚴重影響藥品的質量。考慮到這一點,在未派診時將救護車的藥箱置於溫度恒定的急診搶救區內側門口旁。一旦120指揮中心派診,出診人員立刻拿起藥箱奔向救護車。這一方法,很輕鬆地解決了藥品保存溫度這一難題。
在院外出診時,情況極為複雜,一切都是未知,需要充分的準備才能更好地為病人進行救治。完備的搶救藥品是安全、快速救治病人最可靠的方法。
搶救區內恒溫狀態下保存的出診藥箱
亮點四:嚴格查對、上鎖、抽查,多舉措確保藥品效期控製
關於藥品效期控製,目前18號急救站實行使用後雙人查對上鎖,接班護士接鎖號,周四常規檢查效期,每月車主徹查效期並更換近效期藥品,護士長抽查四級監控,全麵保證搶救藥品在有效期內。
一次性鎖在藥箱上的使用
“創新思維來自於用心工作,用心才能創新。”鄭州大學某醫院急診科範護士長說,“急診醫學部護理團隊隻有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工作,創新的靈感和火花才會隨時迸發出來,才能敏銳地發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創造性地找出更好的方法和措施,從而促進院前急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