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監護病房(ICU)的病人經常輸注紅細胞(RBC)。在貯存過程中,紅細胞和存儲介質會發生變化,可能會影響臨床結局。當前有幾項試驗評估了這些臨床結局,近日,危重病醫學領域權威雜誌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發表了一篇薈萃分析文章,研究人員回顧了ICU患者輸注短期和長期儲存時間的紅細胞對預後影響的證據。
研究人員對包含了輸注新鮮和長期儲存時間紅細胞的成年ICU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進行了一項薈萃分析和序貫序貫分析(TSA)。
研究人員總共納入了七項研究,包含18283名隨機的ICU患者,包含了7504例患者的兩項研究被認為具有低偏倚風險。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新鮮血液和長期儲存時間的血液對死亡(相對危險度為1.04,95%可信區間為0.97-1.11;7349名患者;TSA調整的可信區間為0.93-1.15)、不良事件(1.26,0.76-2.09;7332名患者;TSA調整後的可信區間為0.16-9.87)或輸血後感染(1.07,0.96-1.20;7332名患者;TSA調整後可信區間為0.90-1.27)存在影響。納入高偏倚風險的研究結果仍然不變。TSA確認了上述結果,所需信息量達到了相對風險變化20%的死亡率。
由此可見,該研究的結果不會支持紅細胞存儲時間對輸血的成人ICU患者有臨床意義的影響,因為當比較輸注新鮮血液與長期儲存時間血液時,該試驗順序分析不會引起死亡的相對風險變化10%。
原始出處:
Sofie L. Rygård, et al.Effects of shorter versus longer storage time of transfused red blood cells in adult ICU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8. http://icmjournal.esicm.org/journals/abstract.html?v=0&j=134&i=0&a=5069_10.1007_s00134-018-5069-0&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