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sth Analg:血管內皮細胞糖萼結構狀態與膿毒症小鼠病理狀態相關

作者:李偉超 來源:“罌粟花”微信號 日期:18-07-10

        背景與目的:內皮表層(ESL)調節血管通透性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糖萼(GCX)是一種複雜而脆弱的超微結構,是內皮表層(ESL)的重要組成部分。糖萼(GCX)的異常被認為可觸發病理性滲透增加。在本實驗中,我們對重要器官中糖萼(GCX)的形態和功能特性進行綜合分析。

        方 法:我們使用電鏡(EM)和活體顯微鏡檢(IVM)分析了ESL和GCX的結構。我們還比較了糖苷酶處理組和對照組小鼠皮膚ESL的形態學變化。使用綜合方法分析了脂多糖誘導膿毒症小鼠內皮的形態和功能、白細胞-內皮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特征、血管通透性。

        結 果:我們使用活體鏡檢將ESL的明亮部分確定為GCX,並使用形態學和生化方法證實了我們的觀察。我們發現在膿毒症小鼠中,EM成像分析(0.98±2.08nm對70.68±36.36nm,P <0.001)和IVM成像分析(0.36±0.15μm對1.07±1.0μm)中,GCX比非膿毒症對照組更薄0.39μm,P <0.001)。與對照組相比(低於檢測值下限,P<0.001),在膿毒症條件下,syndecan-1作為GCX代表性的核心蛋白以較高的速率釋放到血清中(7.33±3.46ng / mL)。白細胞-內皮相互作用顯著增多被定義為白細胞流動或黏附增多,在體內糖萼(GCX)脫落後也觀察到組織間隙超滲透。

        結 論:使用IVM,我們可看見ESL的明亮部分,隨後使用EM確認為糖萼(GCX)。嚴重敗血症引起糖萼(GCX)降解,伴隨著syndecan-1核心蛋白的脫落和白細胞-內皮相互作用的增加影響血管通透性。我們在在體模型描述了一種解釋糖萼(GCX)結構與功能關係的新方法。

        原始出處:

        Kataoka H,et al.,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 Endothelial Glycocalyx Is Associated With Pathophysiologic Status in Septic Mic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Behavior and Function of the Glycocalyx Using Both Electron and Fluorescence Intravital Microscopy.Anesth Analg. 2017 Sep;125(3):874-883.

關鍵字:GCX,,ESL,,膿毒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