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結直腸大息肉或側擴展病變的患者,確定粘膜下浸潤癌(SMIC)的風險十分必要。研究認為對於高隱蔽性病變SMIC患者進行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ESD)比內鏡黏膜切除術(EMR)效果更好。近日研究人員通過無明顯內鏡高危征象病變檢查確定隱蔽SMIC相關風險因素。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8年至2016年間的進行EMR的大腸無蒂、平坦大腸息肉或側向擴散病灶患者,收集患者和病變的特點,處置手段和組織學檢查結果。
研究共對2106名患者(平均年齡67.7歲,53.2%男性)的2277例組織樣本(平均大小36.9mm)進行分析,發現SMIC171例(7.6%),相關風險因素包括工藤腺管開口形態(0–IIc),直腸乙狀結腸定位,非顆粒狀表麵形貌和息肉體積增大。隨著SMIC 病變明顯,隱蔽SMIC相關因素是直腸乙狀結腸定位(OR,1.87;P =0. 01),表麵形貌(OR,3.96–22.5)和息肉大小增加(OR 1.16/10 mm; P=0.012)
本研究通過對2106名內鏡黏膜切除術患者的數據分析確定隱性惡性粘膜下浸潤癌高風險因素,該研究助於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病情特點選擇適當的治療手段。
原始出處:
DR Nicholas G. Burgess 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for Covert Invasive Cancer Among Patients Referred for Colonic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A Large Multi-center Cohort.Gastroenterology. June 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