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診治,勿忘這一點

作者:武漢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徐乃佳 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日期:17-02-23

        最近,病房收治了不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有這樣一位:

        病例簡介

        男性,25歲,既往1型糖尿病10餘年,近5年使用胰島素泵控製血糖,平素血糖控製欠佳。

        患者此次因“口幹多飲伴嘔吐10小時”入院,發病無明顯誘因,嘔吐物為胃內容物,口幹舌燥,尿量偏少,無腹瀉、腹痛。入院全身皮膚幹燥,體溫37℃,呼吸23次/min,血壓100/70 mmHg,心率110 次/min,律齊,肺部、腹部、神經係統無其它陽性體征。

        查靜脈血糖35.4mmol/L,尿酮體(++),血氣分析示代謝性酸中毒;血常規示白細胞36.5×109/L,血紅蛋白168 g/L,中性粒細胞32.3×109/L,血鈉134 mmol/L,血鉀3.0 mmol/L,尿素氮輕度升高,肝功能、血尿澱粉酶、肝膽超聲、腹部X片未見異常。

        患者症狀、體征及異常的實驗室檢查可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脫水解釋。

        診斷明確後,考慮患者皮膚狀況,暫停胰島素泵,給予胰島素小劑量靜滴、補液、補鉀治療。

        第二日下午,患者口幹多飲明顯好轉,皮膚彈性較好,小便量增多,心率80次/min,尿酮陰性,血氣分析正常,腎功能、血電解質均正常。

        但是,有三點讓人琢磨不透

        一是血糖居高不下。患者體重50 kg,平時每日胰島素用量42 U,入院24小時胰島素用量達80 U,血糖仍波動在10~15 mmol/L。

        二是血常規異常。入院時外周血白細胞、血紅蛋白、中性粒細胞升高,可看作脫水致血液濃縮惹的禍,那麼在補液後,皮膚、心率狀況都好轉,脫水得到糾正,複查血常規,依然提示白細胞17.5×109/L,中性粒細胞12.1×109/L。

        第三,患者在胰島素正常使用、飲食及運動規律的情況下,為啥還出現酮症酸中毒?

        仔細搜尋,撿得“漏網之魚”

        查C反應蛋白升高,提示細菌感染可能性大。

        經過仔細排查,肺部感染、泌尿係感染、消化係統感染、神經係統感染等全部排除,最後在患者左上臂發現了直徑5cm的包塊,包塊紅腫,壓痛,有少許膿性分泌物。該處正是患者使用胰島素泵時留置導管的位置;超聲檢查示皮下炎症包塊。

        原來“漏網之魚”在此!

        由此推斷,入院前患者雖然在使用胰島素泵,但胰島素吸收不良,同時合並皮膚感染,均導致難以控製的高血糖,由此引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得到控製的血糖,則悄然加重著感染。

        遂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配合中藥外敷消腫止痛。治療兩天後複查血常規正常,血糖逐漸達標,胰島素用量亦恢複到入院前狀態。

        沒有無緣無故的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常見的內分泌急危重症,好發於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俗話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同樣可以說——沒有無緣無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總結糖尿病發生酮症酸中毒的誘因,包括藥物治療不當、飲食異常、應激和感染等,其中,感染是最常見的誘因。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長期高血糖使血漿滲透壓升高,白細胞的趨化、黏附和吞噬能力受到抑製,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感染反過來又讓血糖難以控製,所以糖尿病和感染總是“狼狽為奸”。

        積極尋找病因,切勿疏漏

        在接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內分泌科醫生或非內分泌科醫生常常專注於酮症酸中毒本身的處理,有時對於尋求酮症酸中毒的誘因並不徹底,或者想當然地把誘因歸咎於患者的飲食、藥物因素,容易疏漏感染,讓大魚漏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身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乏力等非特異性症狀,有些感染的表現卻與之類似,比如某些肺部感染,沒有明顯的咳嗽、咳痰,隻是出現乏力、食欲不振、發熱,再如合並急性胰腺炎,也會出現嘔吐、腹痛等。

        若合並多係統感染,某些危及生命、需要外科緊急處置的感染,比如肝膿腫、氣腫型腎盂腎炎等,也可能因為思維定勢,誤診為單純的膽囊炎、下尿路感染,這樣對病情十分不利。

        例如開篇的病例,就因為查體不細致,險些遺漏了皮膚感染。因此,在診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時,務必仔細查體,結合病史、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分析判斷誘因。

關鍵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