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啡是治療癌痛的強效止痛藥,對於晚期癌痛的患者來說是福音,但是在幫助癌痛患者解決疼痛問題的同時,往往也會有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來讓我們看看嗎啡都有什麼常見的不良反應,遇到了我們可以如何應對。
(1)
便秘、惡心、嘔吐
患者男,65 歲,因原發性肝癌疼痛給予嗎啡控釋片 30 mg 口服,服藥 1 h 後出現惡心、嘔吐,給予甲氧氯普胺改善患者的惡心嘔吐症狀,服藥後患者出現便秘症狀,給予番瀉葉泡水口服,便秘有所改善。
分析:便秘是嗎啡等阿片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不僅出現於用藥的初期,而且長期不能耐受,持續存在於應用嗎啡等阿片類的全過程。嗎啡製劑能興奮延髓催吐化學感受器,所以也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對於嗎啡引起的便秘、腹脹、腹痛有時也會加重惡心嘔吐。
對於這類不良反應,可以建議患者多飲水、多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鼓勵適當的活動,若便秘不改善,可服用一些通便的藥物,並指導患者養成排便習慣。對於出現惡心嘔吐的患者,可以給予甲氧氯普胺、維生素 B6、多潘立酮、氯丙嗪等藥物預防,對於嚴重嘔吐患者也可選用昂丹司瓊或格拉司瓊等止吐治療。
(2)
呼吸抑製
患者男,55 歲,因原發性肺癌合並骨轉移癌痛加重,給予嗎啡緩釋片 30 mg 口服,口服後 2 h 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呼吸深慢 4~5 次/min,口唇輕度紫紺, 瞳孔縮小 2 mm, 即予對症治療,2 h 後呼吸逐漸恢複為 10~ 16 次/min,4 h 後紫紺好轉, 瞳孔恢複正常,生命體征穩定。
分析:嗎啡能使延髓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下降,並能抑製腦橋的呼吸調整中樞,使呼吸頻率減慢,產生中樞性呼吸抑製。該患者在使用嗎啡後出現了呼吸抑製的症狀,根據時間相關性,可判斷為嗎啡引起的呼吸抑製。
遇到此種情況,給藥後應定時觀察患者意識狀況、呼吸、瞳孔大小及血氧飽和度,若患者出現嗜睡、不易喚醒或瞳孔縮小即給予氧氣吸入,暫停給藥,必要時給予納洛酮,症狀緩解後減少嗎啡量可繼續使用。
(3)
頭昏與嗜睡
患者男,93 歲,因冠心病行永久起搏器安裝術,因傷口疼痛給予嗎啡控釋片 30 mg,被家屬碾碎後口服,2 h 後患者沉睡叫不醒,隨之譫妄,語無倫次,四肢肌力增高,不自主的活動,持續 6 h 後上症狀逐漸消失。
分析:頭昏與嗜睡為嗎啡製劑常見中樞神經係統的不良反應。一般在用藥最初幾天內出現頭昏與嗜睡症狀,數天後症狀大多自行消失,少數情況下,患者的過度鎮靜症狀持續加重。該患者年齡大, 肝腎功能減退,嗎啡代謝排泄減慢, 血藥濃度高,對中樞神經抑製增強, 導致神經精神症狀出現。
另外,碾碎本品後服用破壞了本品特殊控釋結構, 導致嗎啡代謝短時間內大量吸收, 血藥濃度迅速升高。控釋片一定要整片吞服,不可碾碎或嚼碎後服用。如果患者出現顯著的過度鎮靜症狀, 則應減低藥物劑量或改變用藥途徑, 待症狀減輕後再逐漸調整劑量至滿意止痛。
(4)
尿瀦留
患者男,57 歲。因左肺肺癌骨轉移引起的疼痛, 給予嗎啡控釋片 50 mg 口服,2 次/d,第一次服藥後 2 h,患者出現排尿不暢,局部熱敷後緩解, 第二次服藥後於夜間出現尿瀦留, 經對症治療後有所緩解。
分析:嗎啡製劑能提高輸尿管平滑肌的張力和增加其收縮作用,還能提高膀胱括約肌收縮而引起的排尿困難,如同時使用鎮靜藥,尿瀦留的發生率可能性更大。
宜采取流水誘導、熱水衝洗、膀胱區按摩的方法,誘導自行排尿,盡量減少導尿及留置導尿管。在合理使用嗎啡的同時,應避免同時使用鎮靜藥。
對於使用嗎啡的患者應嚴格監護患者的情況,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應發生,除了上述不良反應外,嗎啡還會引起膽絞痛、瘙癢、蕁麻疹、皮膚水腫等。
值得注意的是鹽酸嗎啡注射液說明書中未提到肌肉注射,因為肌肉注射可能會傷到肌肉叢神經,在慢性癌痛的指南中也並沒有提到肌肉注射,而皮下注射更簡單且疼痛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