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髒協會(AHA)已著手製訂2010年國際心肺複蘇(CPR)指南。在今年8月16日的第二屆羊城複蘇論壇上,2000年和2005年國際CPR和心血管急診指南製訂者之一唐萬春教授闡述了新指南的預期變動。他指出,新指南的變動將主要體現在複蘇程序優先次序、低溫治療和複蘇後治療等方麵。
複蘇程序
複蘇病理生理研究為CPR與電除顫“排序”
目前多項重要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應在心髒停搏初期盡早除顫,如果快速反應時間超過5分鍾,則先予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然後電擊除顫。我們團隊的一係列研究較好詮釋了複蘇過程的病理生理機製。
約5年前,我們應用光纖氧分壓傳感器直接測量發生室顫心肌組織內的氧含量,意外發現心肌氧含量並非在數十秒內降至最低值,而是逐漸下降,直至室顫後約4分鍾才降至最低值,表明此時心肌才真正處於完全缺血狀態。
最近,我們應用正交偏振光譜微循環成像(OPSI)技術直接觀察室顫心肌的微循環變化,發現真毛細血管的血流並非在室顫同時立刻停止,而是逐漸減緩,直至約3.5分鍾後才停止,此時心肌組織的氧供才完全停止。
這種現象耐人尋味,理論上室顫心髒已喪失泵血功能,為何心肌組織仍存在灌流?我們對主動脈和心大靜脈壓力差變化進行研究發現,室顫發生後,動脈端和靜脈端壓力差需一定時間進行平衡,僅10 mmHg甚至5 mmHg的壓力差即可維持髒器真毛細血管循環。室顫後主動脈和心大靜脈的壓力差並非驟然消失,而是在約4分鍾後才逐漸消失。這為心髒停搏後及早除顫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然而,在臨床實踐中很難界定心髒停搏的“早期”與“晚期”,如何選擇除顫的最佳時機?室顫波形分析研究的進展為此提供了有力幫助。室顫波形與心肌血流明顯相關。室顫波形分析的原理是,如果一次電擊除顫極有可能結束室顫,那麼立即除顫就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如果一次電擊除顫成功的可能性較低,那麼胸外按壓就是提高複蘇成功率的最有效措施。
我們團隊率先在頻域方麵組合了幅度與頻率數值的幅度譜麵積(AMSA)技術,為選擇除顫時機提供了理論依據。整合AMSA技術的新一代智能自動體外除顫器已進入臨床應用。當AMSA技術分析表明當前室顫波形達到除顫閾值,提示應給予除顫,否則應繼續CPR操作。這項技術有望在2010年CPR指南中獲推薦。
低溫治療
盡早開始低溫治療能改善心髒停搏患者預後
早在1959年,本森(Benson)等就已對複蘇後患者采用低溫治療並取得良好效果。2002年,施特爾茨(Sterz)和伯納德(Bernard)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表明複蘇後低溫治療能明顯改善心髒停搏患者的神經功能預後。AHA明確將亞低溫治療寫進了2005年CPR指南。近年來,低溫治療再次成為CPR領域的新熱點。
目前在低溫治療方麵仍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①全身性降溫與局灶性(頭部)降溫之優劣 目前研究集中於全身性降溫治療,然而在心髒停搏和CPR過程中,腦是最易受損且明顯影響患者預後的重要器官,因此或許應優先給予頭部降溫。②早期與晚期低溫治療之優劣 歐洲的醫師通常在複蘇成功半小時後開始低溫治療,美國匹茲堡大學專家研究表明,低溫治療每延遲10分鍾,將造成約10%可逆或不可逆的神經細胞損傷,因此低溫治療宜盡早實施。③低溫治療持續時間 施特爾茨基於動物實驗數據采用12~24小時的低溫治療,但更早實施低溫治療能否縮短治療持續時間,目前尚無定論。④低溫治療最佳溫度 施特爾茨采用32~34℃,但最佳溫度亦無定論。
我們最近對成年豬開展了一項研究,在CPR開始時經雙鼻腔插入導管至靠近顱底處,將氧氣和全氟化學物混合霧化後輸入,在供氧同時產生明顯的局灶性顱底低溫,降低腦溫度。結果表明,低溫治療組8隻動物均恢複自主循環,96小時後均存活,且神經功能缺陷輕微;而正常體溫組8隻動物中7隻恢複自主循環,96小時後僅2隻存活,且神經功能缺陷嚴重。本研究提示,在CPR期間盡早實施針對腦部的低溫治療能改善患者預後。
複蘇後治療
複蘇後治療重在恢複重要器官有效灌注
多項大型臨床研究表明,大多數經CPR恢複自主循環的患者死於72小時內。這暴露了複蘇後管理的缺陷。絕大多數心髒停搏患者存在冠狀動脈疾病,但我們一直缺乏標準化措施來解決這一根本問題。既往CPR指南的內容終止於複蘇成功、自主循環恢複,2010年指南將對複蘇後管理做出明確指導。
目前,東歐學者正在進行一項前瞻性臨床治療研究。所有心髒停搏患者無論複蘇成功與否,均第一時間接受冠狀動脈再通治療。結果表明,血管再通治療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6個月生存率。與僅使用靜脈藥物治療的傳統方法相比,更積極主動的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預後。
既往人們在治療中往往僅關注動脈壓、心髒指數等宏觀的血流動力學參數,現在我們意識到應從根本上恢複重要器官實際灌注。研究表明,如果在複蘇後6小時不能解決組織氧供與氧耗平衡問題,患者24小時死亡率幾乎為100%!這說明宏觀血流動力學參數不足以反映組織的實際灌流情況,應在毛細血管水平上改善組織灌流。
(美國韋爾危重醫學研究院 唐萬春 撰寫
中山大學心肺腦複蘇研究所 方向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