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發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調查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伴血脂異常者達78.51%,但患者知曉率僅為55.5%;血脂異常者的總治療率為44.8%,已治療者總達標率為11.6%。以上數據提示,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的管理形勢嚴峻。
患 者
我今年54歲,中老年男性,身高171 cm,體重83 kg,體質指數(BMI)為28.4 kg/㎡,腰圍97 cm。平時吸煙及飲酒,愛吃甜食及動物內髒等高脂食物,每天活動量少,不愛鍛煉。一直以來,我身體都很健康,沒有高血壓、冠心病或間歇性跛行,也不對藥物過敏。不過,我父親和弟弟都患糖尿病。10天前,體檢顯示我的血糖、血脂都增高,但我沒有口渴、多飲、多尿、多食、消瘦、心悸、胸悶、肢體麻木及疼痛等症狀。我決定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
社區醫生
我給這位患者查體發現,他的血壓為125/75 mmHg;心肺聽診無異常;雙下肢無水腫,雙側足背動脈搏動無減弱。實驗室檢查示,空腹血糖為7.10 mmol/L,甘油三酯(TG)為3.91 mmol/L,總膽固醇(TC)為6.8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1.1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4.27 mmol/L;肝、腎功能均正常。
接著,為明確診斷,我讓患者次日清晨在禁食8小時後接受靜脈抽血,檢測其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及血脂水平。實驗室檢查結果為,空腹血糖為7.4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為14.8 mmol/L;TG為3.67 mmol/L,TC為6.92 mmol/L,HDL-C 為1.07 mmol/L,LDL-C為4.33 mmol/L。因此,我初步診斷該患者為糖尿病伴混合性高脂血症。
為明確其是否患糖尿病慢性並發症,進一步行其他檢查。結果顯示,糖化血紅蛋白為6.8%,尿白蛋白/肌酐比為15 mg/g,尿常規正常。我建議該患者轉診至內分泌專科就診。
專科醫生
我接到由社區轉診的一位患者。首先,為明確其糖尿病分型,我對其進行了空腹胰島素、空腹C肽、餐後2小時胰島素、餐後2小時C肽及胰島自身免疫標誌物的檢測。根據其檢測結果(高胰島素血症,胰島自身免疫標誌物呈陰性),確診其為2型糖尿病。
我還對患者進行了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篩查,包括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的篩查,複查了其肝、腎功能和血脂水平。上述檢查結果提示,患者的血脂水平高於正常,且下肢動脈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其他檢查結果尚正常。
因此,我診斷該患者為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變及混合性高脂血症,告知其應行生活方式幹預。同時,還采用藥物治療,使用二甲雙胍(500 mg,tid),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及阿司匹林(100 mg,qn)。
患者住院治療9天,血糖得到較好控製,我讓他轉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治療。
社區醫生
患者由專科轉回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根據其具體情況(患者屬於極高危人群)對其加強教育。要求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等),並告知須監測血脂,首要目標是將LDL-C水平控製在<2.07 mmol/L。根據其血脂情況,調整下一步治療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謝異常特點
臨床上將高脂血症分為高TG血症、高TC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低HDL-C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亂以混合性高脂血症多見,其特點是空腹和餐後TG升高、HDL-C降低、TC和LDL-C正常或輕度升高。其中更重要的是,LDL-C轉變為小而密的LDL-C,此類LDL-C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更強。
血脂異常的診斷標準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版)推薦,成人血清TC<5.18 mmol/L時為合適範圍;處於5.18~6.19 mmol/L時為邊緣升高;≥6.22 mmol/L時為升高。血清LDL-C<3.37 mmol/L時為合適範圍;處於3.37~4.12 mmol/L時為邊緣升高;≥4.14 mmol/L 時為升高。血清HDL-C≥1.04 mmol/L時為合適範圍;≥1.55mmol/L時為升高;<1.04 mmol/L時為減低。血清TG<1.70 mmol/L時為合適範圍;處於1.70~2.25 mmol/L時為邊緣升高;≥2.26 mmol/L時為升高。
調脂治療的策略和目標
醫生須在全麵評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後,決定其是否須行調脂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高危人群包括:① 無心血管疾病,但年齡>40歲並有1個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吸煙、肥胖、微量白蛋白尿、有早發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男性>45歲、女性>55歲、女性絕經期後)者;② 無心血管疾病且年齡<40歲、血清LDL-C≥2.6 mmol/L或合並多個危險因素者。對於糖尿病合並心腦血管疾病、頸動脈斑塊或狹窄、周圍動脈病變的患者,無論其血清LDL-C的基線水平如何,均屬於極高危人群。
患者血脂紊亂的幹預均應以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為基礎,且應貫穿治療全程。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包括飲食調節、增加運動、減輕體重等。
患者行調脂治療時,首要目標是降低LDL-C水平。不同人群的LDL-C控製目標不同,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治療首選他汀類調脂藥,LDL-C目標值應<2.6 mmol/L;對於極高危患者,立即選用他汀類調脂藥,LDL-C目標值應<2.07 mmol/L。使用最大耐受劑量的他汀類調脂藥治療後仍未達到上述目標者,建議將其LDL-C目標值定在比基線低30%~40%處,還可聯用TC吸收抑製劑等其他調脂藥。
應用調脂藥物時須注意以下5點。① 調脂藥的劑量與療效:標準劑量他汀類藥的降脂作用較明顯,不宜為片麵追求更低的LDL-C而過度增大劑量,必要時可與TC吸收抑製劑等其他調脂藥聯用。② 聯合用藥的安全性:除外特別嚴重的血脂異常者,一般不建議患者聯合用藥。③ 長期維持治療的必要:患者經調脂治療血脂達標後,仍須以小劑量長期維持治療,避免血脂水平正常後停用調脂藥物。④ 煙酸類降脂藥的使用:此類藥可導致患者糖代謝異常或糖耐量惡化,故一般不推薦使用,若必須使用,應定期監測其血糖水平。⑤ 藥物治療過程中須監測不良反應。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檢測的頻率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檢測應遵循以下原則:① 對於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應檢測其血脂;② 若患者血脂正常且無其他心血管疾病風險,在治療過程中至少每年檢測1次;③ 若患者血脂正常但存在多種心血管風險因素,確診後應每3 個月檢測1次;④ 對於2型糖尿病合並血脂異常者,若僅給予治療性生活方式幹預,建議6~8周後複查其血脂水平,決定是否須調整治療方案;④ 對於采用調脂藥治療者,初始治療4周後應檢測血脂水平,若仍未達標須調整其治療方案;⑤ 對於血脂水平控製達標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