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更多精彩會議內容:第51屆歐洲糖尿病學會(EASD)年會專題
瑞典當地時間9月15日下午,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EASD)年會糖尿病足會場座無虛席,6項從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報告為糖尿病足防治提出了新思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許樟榮教授應邀解讀了研究亮點及臨床啟示。
許樟榮教授點評
來自荷蘭的JolineBeulens團隊應用SIMM風險分類(圖1)探討了2型糖尿病人群潰瘍與截肢的發生率與預測因素,結果顯示SIMM1級(OR=4.03)、SIMM2級(OR=3.92)、吸煙(OR=1.81)、體質指數(BMI,OR=1.03)、糖化血紅蛋白(HbA1c,OR=1.02)是預測潰瘍與截肢的危險因素。許教授說,盡管這些危險因素並不是新的發現,但該研究以大樣本量(5000餘例)和長期觀察(2年)進一步證實糖尿病足危險因素是可預測的,也是可控的,提示加強糖尿病足控製可以從預防危險因素開始。
圖1:SIMM評分。0分,無周圍感覺缺失,無周圍血管病變;1分,周圍感覺缺失或周圍血管病變,但沒有局部壓力增加的征象;2分,周圍感覺缺失,並伴有下肢動脈病變或由於足畸形或關節活動障礙所致的局部壓力增加;或同時合並周圍血管病變和足局部壓力增加的體征;3分,最近的和既往的足潰瘍,或有既往截肢病史。
來自英國的NinaPetrova團隊應用磁共振成像(MRI)診斷急性夏柯氏足(Charcot foot),在早期X光檢查尚未發現異常時,MRI能檢測到多處、廣泛骨髓水腫,提示MRI有助於早期診斷;研究者還將MRI表現(如部位、水腫程度等)進行了細致分類。許教授說,我國尚未開展這方麵的研究,國際上做到此程度的也較少,因而該研究很有意義。夏柯氏關節病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經關節病變,過去認為國內少見,但現在看來並非如此。許教授本人近年已接診了十餘例這樣的病例並做了報導。但有關國人的大樣本的糖尿病合並夏科關節病的研究幾乎沒有。隨著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增多、生存時間延長、並發症增多,今後我國夏柯氏關節病患者會逐漸增多,許教授也呼籲國內醫生加強該病的識別,如果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患者可避免嚴重潰瘍和截肢風險。對於合並周圍神經病變但周圍供血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足踝部腫脹,必須除外夏科關節病。MRI是最敏感的診斷該病的方法。
瑞典Magnus Londahl團隊的研究探討了高壓氧治療效果。高壓氧治療糖尿病足潰瘍能否促進潰瘍愈合存在較大爭議,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今年5月發布的臨床指南指出,高壓氧治療可能有效,前提是選擇合適的人群。該項研究為隨機、雙盲對照,入排標準嚴格,最後納入75例患者,隨訪長達6年。結果顯示高壓氧治療能改善6年生存率,但對其他終點影響不大。在分析改善生存的可能原因時,Londahl引用了他們的另一項研究,即高壓氧治療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心電圖的QT間期。許教授認為,該研究設計嚴謹,具有較強說服力,但並未解決所有問題。他認為高壓氧治療關鍵仍在於選擇合適人群,如果患者有嚴重血管病變,局部氧分壓低,高壓氧治療可能有效;如果供血良好則未必有效;因而今後仍需進行人群觀察隨訪。
荷蘭Malcolm Stoker團隊探討了8%辣椒素膏在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中的作用,研究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樣本量較大(n=369),結果顯示辣椒素膏治療明顯改善疼痛評分(基線至8周降低27.4%,對照組降低20.9%,P=0.025)。許教授認為該研究有一定局限性,痛覺是主觀感覺,對照組疼痛評分也有一定程度改善,盡管兩組差異達到了統計學意義,但統計學差異並不等於就有很強的臨床意義,其應用於臨床的價值如何仍需進一步觀察。
最後兩項研究報告涉及幹細胞移植。Michal Dubsky等研究發現,在下肢動脈缺血合並腎衰患者中,幹細胞移植較傳統治療有助於改善氧分壓;盡管與不合並腎衰的幹細胞治療組相比,合並腎衰組幹細胞治療短期(6個月)療效稍差,但隨著觀察時間延長(12個月),兩組差異縮小,證實了幹細胞治療的有效性。Robert Bem等在動物實驗中證實,幹細胞(包括骨髓幹細胞和脂肪幹細胞)治療能促進潰瘍愈合。許教授說,國內也在開展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上述兩項研究設計嚴謹、科學,均獲得了正麵結果,給了我們鼓舞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