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FREEDOM研究(糖尿病患者未來血運重建評估:多支病變最佳治療)結果於11月4日公布。該研究表明,接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治療的糖尿病伴多支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在全因死亡率、非致命性心梗和非致命性卒中方麵顯著低於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者。研究結果同時公布於美國心髒學會(AHA)2012科學年會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該研究共納入1900例同時伴糖尿病和冠脈疾病的患者,大多數患者伴有三支血管病變。受試者被隨機分配接受CABG或PCI(西羅莫司或紫杉醇洗脫支架)治療。雙重抗血小板治療至少維持12個月,隨訪時間最低為2年。
結果顯示,在中位3.8年隨訪期間,PCI組和CABG組分別有205和147例患者出現主要終點。CABG組的5年主要終點發生率顯著低於PCI組,5年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發生率亦為如此。PCI組患者的5年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綜合發生率等為26.6%,CABG組則為18.7%;這意味著CABG組相對危險度顯著降低30%。
CABG組卒中發生率較高,主要由手術後30天內超額卒中發生所致,其中大部分(87%)為缺血性卒中,13%為出血性卒中。就SYNTAX評分為低、中、高的患者而言,PCI與CABG組在主要終點絕對差異方麵均相似。CABG應為同時伴糖尿病和多支冠脈疾病患者的優選血運重建方法。
既往實施的BARI-2D試驗曾得出與之相似的結果。2010年心肌血運重建指南建議,在冠脈病變程度更適宜手術治療的情況下優選CABG(IIa,級,B級證據)。2011年PCI和CABG指南亦提示在同時伴多支血管病變和糖尿病的患者中CABG優於PCI。
FREEDOM試驗結果將最終解決有關於糖尿病患者最佳血運重建的爭論。該結果可能會迅速改變當前的臨床實踐模式,並有可能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指南產生實質性影響。
相關閱讀:PCI與CABG再次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