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慶應義塾大學8月30日發表一份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和瑞士同行在利用小鼠進行的實驗中發現,如果能用藥物把肝髒分泌的膽汁酸強製排出體外,促進分泌新的膽汁酸,有可能改善糖尿病症狀。
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成分,在腸道中發揮作用,有助於脂肪的消化吸收。但是膽汁酸長期滯留在腸中,功能就會降低,而且妨礙新的膽汁酸合成。
來自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強製排出膽汁酸,促進體內合成新的膽汁酸,能量消耗就會更加活躍,抑製血糖的胰島素分泌也相應增加。
慶應義塾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渡邊光博指出:“日本人自古以來就食用的海蘊(別名滑溜菜)和魔芋具有吸附膽汁酸的作用,多食用海蘊和魔芋類食品,或許能預防導致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的代謝綜合征。”
這一研究成果的相關論文已刊登在29日的美國在線科學雜誌《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