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魯肽治療多種口服降糖藥失效T2DM

作者: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陳宇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06-29

  一般情況

  患者男性,39歲,因發現血糖升高3年,控製不佳1年,3月1日入院。自發病以來,一直服用格列美脲4 mg qd、阿卡波糖75 mg tid、吡格列酮30 mg qd、二甲雙胍0.5 g tid控製血糖。後因未嚴格控製飲食,近2年來血糖控製一般,1年前HbA1c為8%。之後門診隨診,血糖逐漸升高。既往高血壓史3年,痛風史1年,10餘年前曾行膽囊切除術。

  查體

  血壓140/82 mmHg,身高170 cm,體重85 kg,BMI 29.4 kg/m2,腰圍94 cm,臀圍90 cm,腰臀比1.04。

  輔助檢查

  FPG 11.02 mmol/L,負荷後0、0.5、1、2 h後胰島素濃度分別為9.51、22.70、24.09、17.89 mU/L;C肽濃度分別為0.78、0.86、1.16、1.27 nmol/L;HbA1c 9.1%;TG 322 mg/dl;TC 163 mg/dl;LDL-C 7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45 mg/dl,血尿酸264 μmol/L,尿糖(4+)、尿酮體(-)、24 h尿蛋白494 mg,血、尿皮質醇。B超提示脂肪肝。

  診斷

  T2DM、糖尿病腎病(Ⅲ期)?、肥胖症、高血壓2級(極高危)、血脂異常症、脂肪肝、痛風。

  治療經過

  患者基礎胰島素呈高分泌型,糖負荷後有胰島素分泌高峰,提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遂將二甲雙胍劑量增至1.0 g bid,繼續服用格列美脲、阿卡波糖、吡格列酮,加用利拉魯肽0.6 mg qd皮下注射。

  3天後複診FPG 6.1 mmol/L、PPG 7.80-4.8-7.1 mmol/L,血壓136/80 mmHg。遂格列美脲減量為2 mg qd,其他治療不變。患者食欲略減退、但無惡心、腹脹。一周後調整利拉魯肽至治療劑量1.2 mg qd皮下注射,停用格列美脲及吡格列酮。利拉魯肽用藥4周時,患者自測FPG 6.0 mmol/L,PPG 6.6-6.1-6.3 mmol/L,囑阿卡波糖減量為50 mg tid,其他治療不變。8周後,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血壓120/80 mmHg;TG 187 mg/dl;TC 158 mg/dl;LDL-C 68 mg/dl;HDL-C 50 mg/dl;HbA1c 6.9%;FPG 6.02 mmol/L;PPG 7.80 mmol/L;24 h尿蛋白247 mg,肝、腎功能正常。體重較治療前減輕4.5 kg。

  ■ 討論

  當前,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糖尿病、肥胖、脂代謝紊亂、高血壓等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日益升高,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無情殺手。有學者提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而肥胖、脂代謝異常等代謝紊亂狀態又進一步加速了糖尿病、冠心病的發生發展。臨床實踐中發現,肥胖患者往往存在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使血糖控製更加困難。如果能在降糖同時減輕患者體重,將更有利於代謝狀態的改善,從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GLP-1是一種內源性腸促胰素激素,具有多種生理作用,特別是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地促進胰腺β細胞分泌胰島素,同時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地抑製α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從而安全有效地調節血糖水平。人GLP-1類似物利拉魯肽與天然GLP-1不同的是,其在人體中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點均適合每天一次的給藥方案,且具有更高的酶穩定性和較長的血漿半衰期,能夠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模式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同時降低過高的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當血糖升高時,利拉魯肽刺激胰島素分泌,並抑製胰高血糖素分泌。相反,在低血糖時,利拉魯肽能夠減少胰島素分泌,且不影響胰高血糖素分泌。利拉魯肽降糖機理還包括輕微延長胃排空時間,並且能通過增加飽腹感和減少能量攝入降低體重和體脂量。多項臨床研究顯示,利拉魯肽可同時降低患者FPG、PPG 及HbA1c水平,並具有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及減輕患者體重、降壓、調脂等多重效應。利拉魯肽減輕體重的作用有效並持久,與二甲雙胍聯用時效果更顯著。

  本例患者較年輕,糖尿病病史3年,同時伴有腹型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痛風多種代謝性疾病。發病以來,一直使用4種口服降糖藥治療,FPG、PPG 、HbA1c水平仍很高、未達到控製目標,尤其近1年來血糖控製日益不佳。因該患者明顯存在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在治療方麵,應主要針對這一病理生理缺陷。因而在生活方式幹預同時增加了二甲雙胍的劑量,並起始利拉魯肽治療。患者應用利拉魯肽後,血糖控製改善,FPG和PPG 水平均顯著降低,監測血糖情況調整用藥方案和劑量,遂逐漸減少直至停用磺脲類(格列美脲)及噻唑烷二酮類(吡格列酮)降糖藥物,減少α糖苷酶抑製劑(阿卡波糖)的劑量。2個月的治療過程中患者未發生明顯副作用,且體重減輕明顯,血壓、血脂也得到改善。

  當然,作為新上市的降糖藥,利拉魯肽的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關鍵字:利拉魯肽,口服降糖藥,失效,T2DM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