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治療是臨床上用於控製2型糖尿病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合理應用胰島素在控製糖尿病的急性代謝紊亂、防治各種慢性並發症方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臨床工作中,有部分患者乃至醫生對胰島素存在著誤解。在此對常見的胰島素使用誤區予以歸納,以解醫生和患者之惑。
誤區一:使用胰島素會導致肥胖
使用胰島素治療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增加患者體重,但隻要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調整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在控製血糖的情況下保持“身材”。首先要保證胰島素用量的合理,避免因低血糖造成的防禦性進食。其次,控製熱量攝入,多吃蔬菜、粗糧等低熱量食物,三餐後可散步半小時,增加熱量消耗。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可減少胰島素劑量,從而減少患者體重增加。
誤區二:注射胰島素會非常疼
胰島素注射裝置的發展經曆了從專用注射器到胰島素筆、胰島素泵的過程;與此同時,胰島素注射筆針頭也不斷更新,針頭趨向更短更細,以適應胰島素皮下注射的要求,在進一步減輕注射疼痛的同時,提高了注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胰島素注射部位的神經末梢非常少,這也極大地降低了疼痛程度。在患者剛開始采用胰島素注射時,可能會感到些許不適,但當熟練掌握胰島素注射技巧並逐漸適應,胰島素注射的治療依從性並不會低於服藥治療。
誤區三:注射胰島素易導致低血糖
盡管低血糖是胰島素最主要的副作用,也是治療中影響患者血糖達標的主要原因,但隻要劑量合理,正確注射,低血糖能夠被最大程度地避免。社區醫生應給予接受胰島素治療者更多的糖尿病教育,增強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血糖監測意識,指導患者血糖安全達標。此外,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胰島素類似物應用於臨床,這些類似物能夠更好地模擬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對人胰島素治療發生低血糖的患者,可考慮換為胰島素類似物治療。
誤區四:使用胰島素會“上癮”
有些患者擔心一旦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則會“上癮”,需要終生使用,而且劑量將越用越大,其實並非如此。
隨著糖尿病的進展,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會逐漸降低,部分患者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控製血糖,這是自然病程進展的結果,而非用了胰島素以後“上癮”。相反,不少社區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使用人胰島素(如優泌林70/30)的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進行短期治療後,高血糖得到了控製,症狀緩解,能減少胰島素劑量,甚至改用口服藥治療或飲食控製和運動治療。這都說明胰島素並非是會“上癮”的藥物,需不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由胰島β細胞功能決定。一旦起始使用胰島素,就需要終生使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誤區五: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不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對於血糖較高的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藥物很難在短期內使血糖得到滿意的控製。有研究顯示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使大部分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獲得血糖控製並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胰島素第一時相分泌,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其效果明顯優於口服降糖藥短期強化治療。其機製可能為胰島素治療可有效控製高血糖,最大程度地解除糖毒性影響,同時能抑製脂肪分解,減輕脂毒性,從而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和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此外,胰島素還有直接的抗炎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因此,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顯的高血糖時,可以短期使用胰島素治療,在高血糖得到控製和症狀緩解後可根據病情調整方案。
誤區六:使用胰島素意味著病情惡化,治療失敗
在傳統觀念中,2型糖尿病一般要在疾病進展到不得不用胰島素時才開始這種治療,但是現在對於胰島素治療的理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盡早和盡可能使血糖達標及恢複β細胞功能,應盡早啟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本身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會逐漸降低,原來有效的飲食、運動和口服藥治療可能會逐漸失效。
2010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當兩種口服藥聯合治療而血糖仍不達標者,即可開始加用胰島素治療。近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控製血糖,通過減輕糖毒性、脂毒性以及控製炎症,可以延緩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具有持久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