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芬蘭一項基於人群的觀察性研究證實,對於接受院外心室顫動複蘇的患者,其不良轉歸或可通過複蘇後超急性期血糖水平顯著升高來預測。研究在2012年1月25日在線發表於《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雜誌。
該研究旨在評價醫院外室顫複蘇成功後即刻的血糖變化趨勢。研究共納入了2005至2009年間170名經曆複蘇後入院存活的成年患者,這些患者均為旁觀者目擊的心源性心搏驟停並以心室顫動為初始節律。研究者對這些受試者的心搏驟停記錄和血糖數據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共有134例(79%)受試者的數據資料充足,其中有87人(65%,95%可信區間為57-73%)在出院後生存,其腦功能分類為1或2。生存人群在入院前(10.5±4.1 mmol / L)和住院過程中(10.0±3.7 mmol / L)的血糖水平沒有顯著性變化(P=0.3483);但死亡人群的血糖水平從(11.8±4.6)mmol/L升高至(13.8±3.3)mmol/L(P = 0.0025)。
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