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王菲菲、馬曉靜、陸俊茜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1)上發表論文,研究二甲雙胍和格列吡嗪單藥治療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功能及胰島素抵抗的影響。該文收錄在2011年11月第三卷《中華糖尿病雜誌》增刊上。
該組研究篩選門診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75例,分為單純二甲雙胍治療組(29例)和單純格列吡嗪治療組(46例)。用穩態模型評估法(HOMA)評價基礎胰島素分泌功能(HOMA-%β)及胰島素抵抗(HOMA-IR),精氨酸刺激試驗的真胰島素增值(ΔTI)和胰島素原增值(ΔPI)評價快速相胰島素分泌功能。
結果顯示:(1)二甲雙胍單藥治療組,用藥後6和12個月空腹血糖(FPG)、餐後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均較基線時明顯降低(P均<0.01);用藥後6個月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較基線時明顯降低(P<0.05),用藥後12個月甘油三酯(TG)及LDL-C均較基線時明顯降低(P<0.05);用藥後6和12個月ΔTI與基線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而HOMA-β%較基線時明顯升高(P<0.05),HOMA-IR和ΔPI均較基線時明顯降低(分別為P<0.01和P<0.05);精氨酸刺激後0、2、4、6 min各時點PI值在用藥後12個月均較基線時明顯降低(均P<0.05);(2)格列吡嗪單藥治療組,用藥後6和12個月FPG、2hPG和HbA1c均較基線時明顯降低(均P<0.01);用藥後6和12個月LDL-c均較基線明顯降低(P<0.05);ΔTI、ΔPI、各時點PI值、HOMA-IR在用藥後6和12個月與基線相比均無明顯差異(均P>0.05),而HOMA-%β較基線時明顯升高(P<0.05)。
研究認為,二甲雙胍與格列吡嗪單藥治療均能較好的控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代謝紊亂。二甲雙胍不僅可以減輕機體胰島素抵抗程度,而且可以增加基礎胰島素分泌功能,減少胰島素原的分泌,提高胰島素分泌質量。格列吡嗪主要以改善基礎胰島素分泌功能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