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華東醫院和上海市曹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孫皎、白姣姣、曹文群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1)上發表論文,通過了解社區糖尿病患者與正常人群足底壓力的情況,探討二者間的差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可致足底壓力明顯升高,建議對糖尿病患者早期應用足底減壓鞋墊或減壓鞋,在足跟處、足底中部、第二蹠骨及大拇趾處作為減壓重點區域,以阻止高危糖尿病足的發生、發展。該文收錄在2011年11月第三卷《中華糖尿病雜誌》增刊上。
研究組於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對Wagner分級法處於0級糖尿病足138例進行分析,糖尿病患者樣本排除標準:生活不能自理(失明或視力減退)、合並重要髒器功能不全者、明顯行走不穩、超過趾骨以上部位的截肢史、精神病不能配合者。同時選取非糖尿病者110名作為正常組,要求生活自理、行走自如且無重要髒器的疾病。使用比利時RSscan公司的footscan平板壓力分布測試係統測量足底壓力,測量前需要收集受檢者身高、體質量、出生年月及鞋碼並將此數據輸入計算機。測量方法為讓被研究者脫鞋、穿襪,以正常步態行走,由測量儀測量左、右腳各3次足底壓力。數據采集與分析采用配套軟件footscan SOFTWARE7.0。該研究中將足部分為10個基於解剖學的分區,即大拇趾(T1)、其餘四個腳趾(T2~T5)、第一蹠骨(M1)、第二蹠骨(M2)、第三蹠骨(M3)、第四蹠骨(M4)、第五蹠骨(M5)、足底中部(MF)、足後跟的外側(HM)、內側(HL)。
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足底各分區域的壓力及總足底壓力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組(P<0.001)。糖尿病患者左足前5位的足底高壓區域依次為:足後跟部外側>足底中部>足後跟的內側>第二蹠骨>大拇趾;右足底依次為:足底中部>足後跟外側>足後跟內側>大拇趾>第二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