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軍區總醫院內分泌科周淑晶、呂肖鋒,心肺血管中心二區張健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1)上發表論文,旨在探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動對於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的影響以及內在可能的機製,指出慢性血糖波動影響冠狀動脈以及頸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過程,推測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糖波動對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起重要作用;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以及氧化應激可能在上述過程中發揮作用。該文收錄在2011年11月第三卷《中華糖尿病雜誌》增刊上。
該研究將30例1周內施行過冠脈造影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冠脈造影結果分為合並心血管並發症(8例)與不合並心血管並發症(22例)2組,研究對象要求2型糖尿病病程>3個月,3個月內未改變降糖方案,1個月內未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均無肝腎等重要髒器功能異常;至少6個月代謝穩定,無急慢性感染,未服用維生素族等抗氧化藥物,無腫瘤以及結締組織病;根據SYNTAX評分係統將合並心血管並發症組的對象進行冠脈病變評分,同時對研究對象行72 h動態血糖監測以獲取血糖波動指標(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頸動脈超聲以獲取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指標、根據穩態模型評估法計算(HOMA)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以及HOMA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BCI)。
結果顯示,兩組研究對象的病程、MAGE、糖化血紅蛋白(HbA1c)、C反應蛋白(CRP)、HOMA-IR、HBCI、IMT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MAGE與冠脈病變評分、IMT、CRP、HOMA-IR呈正相關(r=0.799、0.406、0.799、0.405,均P<0.05);MAGE與HBCI呈負相關(r=-0.526,P<0.05);冠脈病變評分與CRP、HOMA-IR呈正相關(r=0.608、0.553,均P<0.05),與HBCI呈負相關(r=-0.496,P<0.01),IMT與CRP、HOMA-IR呈正相關(r=0.460、0.415,均P<0.05),與HBCI呈負相關(r=-0.577,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