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陳立立、趙曉龍,雲南省嵩明縣人民醫院張恒升等人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1)上發表論文,探討分析在低收入中國農村地區背景下單純毛細血管血糖與常規臨床參數測定在未診斷糖尿病篩查的有效性。指出空腹指尖血糖對在醫療資源缺乏的農村地區不失為一種方便、可靠的識別未診斷糖尿病患者的方法。該文收錄在2011年11月第三卷《中華糖尿病雜誌》增刊上。
該研究選擇中國雲南省嵩明縣地區依據經濟收入情況分層隨機抽取7個村民小組所有年齡大於25歲的無糖尿病病史的994名誌願者。進行糖尿病危險因素評分,測定空腹血漿葡萄糖(FBG)和OGTT後2h血糖及空腹毛細血管血糖。糖尿病診斷標準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用OGTT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用工作者受試者曲線下麵積評價和比較空腹指尖血糖與糖尿病危險因素的評分的篩查價值。結果顯示,單獨空腹指尖血糖預測糖尿病的ROC曲線下麵積為0.867(95%可信區間 0.809-0.924),這要顯著優於僅建立在臨床參數預測模型的曲線下麵積(預測模型曲線下麵積0.749, 95%的可信區間為0.685-0.812,P<0.001),這個臨床預測模型建立的參數包括年齡、糖尿病家族史,脂質異常病史和腰臀比。毛細血管指尖血糖可將依據臨床參數建立模型進行分類的15%的誌願者再分布。臨床參數加空腹毛細血管指尖血糖並不增加單純毛細血管指尖血糖對糖尿病篩查的區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