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T2DM患者血糖控製差

作者:楊婧哲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11-29

  A1chieve®是1項全球性、前瞻性、多中心、開放標簽、非幹預的觀察性研究。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楊文英,北京協和醫院李玉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李成江等人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五次全國學術會議(CDS2011)上發表論文,旨在評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臨床實踐情況下應用預混(門冬胰島素30)、基礎(地特胰島素)和餐時(門冬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過中國亞組數據,了解中國T2DM患者在起始胰島素治療時的基線特征。該文收錄在2011年11月第三卷《中華糖尿病雜誌》增刊上。

  研究對象的入選標準為:T2DM患者,未使用過門冬胰島素30,地特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經醫生判斷需要並準備使用以上胰島素類似物治療。醫生根據臨床經驗決定治療方案和劑量調整,隨訪24周。包括基線時采集的人口學資料,糖尿病病史、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早餐後血糖(PPG),糖尿病相關並發症,低血糖發生情況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EQ5D)。

  結果顯示,共納入中國T2DM患者11020例(男性57%),平均年齡55±15歲,平均體質指數(BMI)(25±3)kg/m2,平均糖尿病病程6±6年。納入研究前,29.5%(3251例)未接受過治療,45.0%(4955例)僅接受口服降糖藥(OGLD)治療,25.5%(2814例)單獨使用胰島素或聯合OGLD治療。糖尿病並發症的比例為:神經病變33.3%;腎髒並發症22.9%;視網膜病變22.1%;心血管並發症21.3%;糖尿病足2.5%(篩查率均高於90%)。受試者基線時平均HbA1c為9.7%±2.4%,FPG為(10.3±3.7)mmol/L,PPG為(14.3±5.0)mmol/L。低血糖發生率(事件數/人年):所有低血糖事件,2.7;夜間低血糖事件,0.6;重度低血糖事件,0.2。新治療方案為:預混胰島素±OGLD,77.8%(8578例);基礎胰島素±OGLD,1.2%(137例);餐時胰島素±OGLD,11.3%(1244例);基礎+餐時胰島素±OGLD,6.8%(745例);其他,2.8%(312例)。轉用新治療方案的主要原因為:改善血糖控製,降低低血糖風險,降低血糖波動。基線時患者生活質量評分(EQ5D)(包括運動性、自理能力、日常活動、疼痛/不適、焦慮/抑鬱)在74%-92%之間(最佳值為100%)。

  論文最後得出結論,中國T2DM患者的血糖控製現狀較差,並發症患病率較高,多數患者未接受治療或僅接受口服降糖藥治療,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起始治療均較晚。

關鍵字:T2DM,血糖控製,楊文英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