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美國內分泌學會公布的臨床實踐指南指出,對於糖尿病患者應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臨床醫生應超越對血糖控製的單純關注,強調個體化治療。這種觀點是否與中國的專家共識一致?今後的糖尿病臨床實踐是否會有所變化?近日,醫學論壇網有幸邀請到了阜外心血管醫院內分泌和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首席專家李光偉教授做客《專家訪談錄》,具體談了一談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
對於糖尿病患者應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臨床醫生應超越對血糖控製的單純關注,強調個體化治療這一觀點全世界內分泌學界已經達成共識,我國當然也完全支持和讚同這種觀點。
事情上,更為廣泛的說我們與其他國家在控製血糖上除了共性也有區別,各國需結合各國的國人疾病具體情況進而更為細化的進行個體化治療。在治療血糖的同時,我們也強調血壓和血脂的控製,強調全麵控製總體的危險因素。
作為內分泌醫生,要超越血糖對血糖的單純關注,視野更寬,這樣才能給糖尿病合並心腦血管病的患者提供質量更高的服務。跨學科的交流,學科的互相滲透,互相融合會成為今後各個醫院特別是專科醫院必須麵對的問題。
相關閱讀:
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建議個體化:http://www.cmt.com.cn/detail/22809.html
控糖同時需幹預群體危險因素:http://www.cmt.com.cn/detail/23027.html
強化降糖效益因人而異:http://www.cmt.com.cn/detail/22729.html
更多內容請進入專題:李光偉做客專家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