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發病率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很多患者在治療上存在誤區。近日,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代謝中心主任楊文英教授做客由醫學論壇網與新浪健康共同推出的《名醫堂》在線直播節目,為網友詳細解答了糖尿病治療的相關問題。
致病因素
遺傳因素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有一定的遺傳性,有家族遺傳史的高風險人群應對血糖管理加以重視。但這種遺傳性並不是絕對的,還要結合環境因素才可能導致發病。
環境因素除家族遺傳以外,凡是和糖尿病發病相關的因素統稱為環境因素。現代人常有生活壓力大,營養過剩和活動量小等不利於健康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腹部脂肪堆積,很容易出現血糖增高導致糖尿病的問題。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等這樣的健康問題,那麼不論有沒有家族遺傳,都很可能導致發病。尤其中年人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建議加強血糖監測和管理。
用藥和治療
藥物分類從作用上劃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另一類是增加胰島素分泌的。從給藥途徑上分也是兩類,一類是口服,一類是注射,主要是胰島素為主。治療用藥應遵循個體化原則,醫生根據病人的個體情況來選擇最合適的藥物的,因此強調病人要配合堅持用藥、規律用藥,即使療效一樣的藥物也不建議病人自行更換。
大部分的口服用藥都是適合胰島功能尚可的糖尿病病人,基本上病程10年之內的絕大部分病人通過口服藥能夠控製住血糖。超過10年可劃為長病程,病人的胰島功能較差,要通過注射胰島素幫助控製血糖。
長期用藥因為糖尿病的極早期沒有症狀,不易發現,因此一旦確診了糖尿病,都需要調整生活方式以及服用藥物控製血糖。一旦停藥會發生反彈,危害健康。
指南推薦藥物
指南中推薦的一線口服藥有三個,第一個是二甲雙胍,因為二甲雙胍對絕大多數新診斷的二型糖尿病都是有效,安全的,沒有低血糖風險,長期使用對心血管也有益處,還能減輕體重,因此得到首先推薦。
有些病人不適合或是不耐受二甲雙胍,胃腸道反應很大。可以選另外兩類藥物,一類是胰島素的促分泌劑,還有一類是糖苷酶抑製劑。不論是選擇哪種藥,飲食控製配合三個月藥物治療之後,如果血糖值控製在7以下,病情可以說是得到穩定控製了。如果不行就考慮聯合用藥,進入第二線治療,在原來的藥物基礎上加一個作用機製不同的藥,加以合理的生活方式,使用三個月後看血糖值結果,如果還不行就要注射胰島素。對於長病程的病人要強化胰島素,多針注射,使病人得到規範的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楊文英教授談糖尿病的治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