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4種糖尿病慢性並發症,日常鍛煉該注意啥?

作者:佚名 來源: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日期:20-04-05

        堅持運動對糖尿病患者的益處已被科學證實。

        通過運動能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和受體的親和力,並且能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以此有效地改善糖代謝,達到降糖目的;還能減少體內脂肪,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減輕後,體內的胰島素抵抗就隨之減輕,從而可提高降糖藥物的療效。另外,堅持運動還能降低血壓、血脂,有利於心血管病的預防。

        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會感到困惑,如果已經並發了視網膜病變、腎病等慢性並發症,還應該堅持運動嗎?發生這些慢性並發症時,運動時有什麼該注意的呢?

        一

        並發冠心病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之一,調查研究表明,七成糖尿病患者最終是死於冠心病。糖尿病並發冠心病的患者,如果運動不當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因此,糖尿病並發冠心病的患者要由醫生指導運動,進行心髒承受能力測試(如心電圖)及運動體能測試。不宜在情緒激動時、餐後1小時內,以及上午6~11點運動。運動以周期性下肢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騎車等。

        打籃球(不宜 / 禁止)

        患過心絞痛者,運動時最高心率不要超過110次/分,40歲以上患者,運動心率最好不超過120次/分。

        騎車(宜)

        二

        並發腎髒病變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並發症之一。

        我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回顧性研究表明,52.25%的糖尿病患者合並腎髒並發症 [1],上海市區30歲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腎髒病患病率可達63.9% [2],提示糖尿病合並慢性腎髒病也是我國糖尿病研究和治療領域麵臨的重大問題。

        高強度運動會引起血壓升高,加重蛋白尿,並減少腎髒血流量,誘發腎衰竭。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禁忌高強度或費力的運動,如舉重、快跑等,應從低強度有氧運動開始並逐漸加強,或是以間歇性運動開始,如快走、遊泳。運動期間血壓應控製在130 / 80 mmHg 以內。

        舉重 / 鐵(禁忌)

        遊泳(宜)

        三

        並發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微血管並發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有新生血管生成,血管較脆,容易出血,運動不當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此類患者應禁忌無氧、高衝擊或閉氣用力的運動,如跳繩、舉重、打籃球等。

        跳繩(禁忌)

        一些頭部低於腰的動作,易使血壓上升,也不宜進行。

        最好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

        如散步、騎車等。

        四

        並發下肢血管病變

        下肢血管病變是2型糖尿病常見的慢性並發症之一,多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引起下肢疼痛、麻木、發涼、潰瘍,壞疽、糖尿病足、繼發感染,甚至截肢等嚴重後果。

        此類患者除了避免高強度運動,還應避免在過熱或過冷環境下運動,一些負重、過度伸展、重複性運動(如慢跑)、長時間走路、階梯運動都不宜進行。

        最好進行間隔性運動,如走路3-5分鍾,休息1-2分鍾,再走3-5分鍾。每天進行活動關節的運動,遊泳及騎車是好方式。合並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患者,可進行下肢阻抗訓練,如坐姿負重抬腿,在腿上綁小沙袋,坐著練習抬腿。

關鍵字:糖尿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