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因素是個體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決定子,比如1型糖尿病,在人類細胞中,大約6英尺長的DNA會通過三維折疊的方式被壓縮到細胞和的微米空間中,專門的蛋白質會解碼遺傳信息,從而以序列特異性的方式從基因組中讀取指令,但當序列變異導致指令的錯誤解釋,導致DNA在細胞核內發生致病性錯誤折疊時會發生什麼呢?不同的折疊模式會讓我們易於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嗎?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小鼠進行研究後發現,DNA序列的改變會導致染色體的錯誤折疊從而增加個體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DNA序列的差異會明顯改變DNA在細胞核內的折疊方式,從而影響與1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相關的基因的調節(誘導或抑製)。
研究者Golnaz Vahedi表示,當我們知道遺傳特定基因會讓機體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時,我們並不清楚促進遺傳特性與自身免疫力之間的多種分子因素,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痛毆研究揭示了DNA的錯誤折疊(促進序列變異)如何引發1型糖尿病,深入研究後,研究人員希望能基於目前的研究結果開發逆轉DNA錯誤折疊的新方法並改變個體患1型糖尿病的過程。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影響著2350萬美國人的健康,通常當機體免疫係統開始攻擊並破壞健康器官、組織和細胞時就預示著該病開始發生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80多種,比如風濕性關節炎、炎性腸病和1型糖尿病等,在1型糖尿病中,胰腺會停止產生胰島素,該激素能夠幫助控製血糖水平,T淋巴細胞在破壞產生胰島素的胰腺β細胞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截至目前為止,研究人員並不是非常清楚什麼程度的序列變異會導致染色質的不尋常折疊以至於最終影響基因的表達,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超高分辨率的基因組圖譜技術測定了兩種小鼠(糖尿病易感小鼠和耐受小鼠)機體中T淋巴細胞的三維DNA這些模式,這兩種小鼠的基因組DNA上存在600萬個差異,這就類似於任意兩個人之間遺傳代碼的差異。研究者Maria Fasolino博士說道,此前所定義的胰島素-糖尿病相關區域或許就是糖尿病小鼠T細胞發生高度折疊的區域,隨後研究者利用高分辨率成像技術確定了糖尿病易感小鼠的基因組折疊情況。更重要的是,研究者還發現了小鼠在患糖尿病之前所出現的折疊模式的改變情況,相關研究結果或許也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診斷工具來識別人類T細胞中所出現的高度折疊區域。
當確定了小鼠T細胞發生錯誤折疊的染色質位置後,研究人員就想對人類機體中基因表達的情況進行研究,隨後他們發現,人類機體中同源性基因或會增加浸潤到人類胰腺中免疫細胞的表達水平。最後研究者Vahedi表示,後期我們還需要進行大量研究來解釋機體遺傳特性與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呢元識別出影響個體患諸如1型糖尿病等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