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磨玻璃樣結節型”肺癌不必急於手術

作者:孫國根 王懿輝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9-09-11

        本網訊(駐地記者 孫國根 通訊員 王懿輝) 近日,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帶領葉挺副教授等的一項2008-2014年間針對736例在手術切除的“磨玻璃樣結節型”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後的回顧性研究發現,其中“純磨玻璃樣結節型”肺癌患者雖已是浸潤性腺癌,但預後極好,術後5年無疾病生存率達95.76%, 5年總體生存率達100%,明顯高於整體肺癌人群的生存率。此結果表明對磨玻璃樣結節型肺癌應分類而治,不必一概急於手術,而應耐心等待、靜觀其“變”後再決定是否手術,以免“過度治療”。該成果近日已發表在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的官方雜誌《胸外科年鑒》(《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並同期配發專家評論: “該研究中患者絕佳的生存曲線歸功於作者根據腫瘤術前的影像學特點選擇了非常合適的手術方式” 。

        據悉,隨著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普及,被檢查者中越來越多的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在臨床工作中被發現,但是對於“磨玻璃樣結節”究竟應該如何規範診治目前仍無定論。陳海泉團隊研究發現,多發性結節肺癌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磨玻璃結節型”肺癌,占69.9%;2018年,陳海泉教授團隊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現,“磨玻璃結節型”肺癌的預後與病理學的浸潤狀態至關重要,浸潤狀態直接影響患者生存的獨立預後。

        該研究結果引起陳海泉團隊的進一步思考,雖然有些磨玻璃樣結節已經是浸潤性癌(即已進展到浸潤後狀態),但這部分患者經過合理有效的手術治療後,同樣能夠獲得理想的遠期生存。於是該團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影像學上表現為“部分磨玻璃樣”(亞實性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後,同時與實性的肺腺癌患者進行比較。研究結果驗證了他們最初的設想,即“部分磨玻璃樣”肺癌具有獨特的臨床病理學特征及預後特點,是不同於實性肺腺癌的一類特殊的臨床亞型。這一研究結果是對亞實性肺癌的重新認識,有助於對亞實性肺腺癌患者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診治。

        基於上述兩個針對磨玻璃樣結節型肺腺癌的臨床研究,陳海泉團隊進一步擴大研究對象,納入了2010名病理分期為I期的浸潤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繼續深入研究。研究發現,在該患者群體中,所有I期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為88.2%,5年無複發生存率為80.3%。根據這部分患者CT影像學的表現,再分為純磨玻璃樣結節組、“部分磨玻璃樣”亞實性結節組和實性結節組。通過比較這3組患者的預後,研究人員發現純磨玻璃樣組的患者雖然為浸潤性腺癌,但是預後極好,術後5年無複發生存率達100%。這一研究除了再次驗證亞實性結節和實性結節的臨床病理特征不同外,還發現兩者的預後因子存在明顯差異。

        陳海泉表示,以往患者出於擔心,對診斷為磨玻璃樣結節型肺癌一律希望早日手術,以免後患。其實,對其中的“純磨玻璃樣結節型肺癌”應靜觀其變,對有“長大趨勢”純磨玻璃樣結節(如大於1厘米)的再考慮手術。相關研究成果是對不同影像學表現的肺部結節的重新認識,有助於為磨玻璃結節型肺癌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診治策略。

        孫國根 (複旦大學新聞中心 上海市醫學院路138號 郵編 200032)

        手機 13611807120

關鍵字:肺癌,,手術,,純磨玻璃樣結節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