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做嶺南人。”
炎炎夏季,正是吃荔枝的好時節,作為古時南國四大果品之一,荔枝的蜜汁美味不言而喻,然而,最近這種具有美好風味的水果卻吹響了死亡的號角……
悲劇:
食用荔枝致47名兒童死亡!
1995年以來,每年都有一場神秘的疾病困擾著印度比哈爾邦的Muzaffarpur鎮——每年的5月和6月左右,大量的幼兒會開始出現發燒的跡象,醫務人員發現他們在入院時伴有癲癇發作和抽搐的症狀。
在入院治療的兒童中,有幾乎一半的孩子會不治身亡。2017年,《柳葉刀全球健康醫學雜誌》刊發的新報告顯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荔枝。
近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在過去3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已經有47名兒童死於與荔枝毒素有關的急性腦炎綜合征,早在今年1月份,印度的穆紮法普爾市就登記了179例病例,隻是在近幾周才出現死亡病例。據統計,2013年印度北部至少有351人死於此種腦炎。
據報道,這些受影響的印度孩子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吃附近果園裏的荔枝,晚上回家時常常不想吃飯,可導致夜間低血糖以及嚴重的低血糖腦病。因此,印度國家衛生部門將這些兒童的死因歸咎於食用荔枝帶來的低血糖。
2017年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醫學雜誌》的報告(圖1)顯示:荔枝中含有某種毒素,在未成熟的果實中毒素含量更高,會沉積在這些兒童的肝髒裏,且隨氣溫升高,肝髒釋放的毒素會增加。當兒童的血糖水平下降時,身體就會開始動員脂肪,產生葡萄糖,而在這些毒素的作用下,葡萄糖合成嚴重受損,出現危險的低血糖和腦損傷(腦炎)。
更為不幸的是,這些受影響的兒童來自貧困家庭,營養不良,糖儲備不足,而作為糖儲備的主要器官肝髒無法釋放葡糖糖來補充,隻能釋放更多的毒素,這無疑又加重了患兒的低血糖和腦炎!
美味陷阱:
荔枝帶來的低血糖可致命!
你知道嗎?世上有種病就叫做“荔枝病”,多由於空腹攝入大量未成熟荔枝所致,兒童多見,表現為症狀有食欲減退、頭暈惡心、臉色蒼白,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抽搐,甚至是陷入昏迷,其實所謂的“荔枝病”就是一種低血糖疾病。
荔枝中的甜美風味是由大量果糖提供的,果糖必須由肝髒內的轉化酶轉化為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如果食用大量荔枝,大量果糖就聚集在血管裏麵,不能及時將果糖轉化為葡萄糖;同時,果糖還會刺激人體分泌大量胰島素,導致血液內葡萄糖供應不足;由於大量食用荔枝帶來的飽腹感會導致人們不想再進食其他東西,進一步限製了人體的葡萄糖來源,從而引發嚴重而持續的低血糖狀態,這種狀態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是一種嚴重的致死性疾病——低血糖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