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

作者:伊文 來源:張紅兵外科醫生 日期:18-05-22

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大約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胃腸病變,其中胃部病變占10%左右,腹瀉和便秘各占約20%。但因為部分患者無明顯症狀,所以臨床就診發病率比實際發病率低。那麼糖尿病引起的胃腸病變,應該怎麼處理?

糖尿病患者胃腸病變會出現哪些表現?

1、食管:大多數患者無食管症狀,為亞臨床表現。有症狀的人與食管動力障礙有關,常表現為胸骨後不適、返酸、噯氣,還有的人會有吞咽困難。

2、糖尿病性胃輕癱:主要表現為胃動力障礙、排空延遲所致的上腹脹、早飽、噯氣和模糊不清的上腹不適感,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惡心、嘔吐,表現為胃瀦留、胃擴張等。

3、應激性潰瘍:在應激狀態(如感染、創傷、手術等)下,患者因胃粘膜缺血、血流量下降、胃粘膜粘液分泌下降、上皮更新速度減慢、前列腺素生成減少、胃酸作用等可導致上腹痛、嘔吐咖啡色液體、黑便並伴有頭暈、乏力出汗、口幹等表現,嚴重者可發生失血性休克。

4、消化性潰瘍:主要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低,這可能與低胃酸分泌有關。

5、糖尿病性腹瀉:多表現為間歇性水樣瀉或脂肪泄,有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也可表現為頑固性水樣瀉,往往無明顯誘因且以夜間多發。大多數患者伴有周圍神經性病變(包括肌張力下降、腱反射減弱、四肢末梢感覺異常等)和自主神經病變(瞳孔對光反射減弱、多汗、尿瀦留、大便失禁等),多發生於長期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且血糖控製不良的人。

6、糖尿病性便秘:約2/3的糖尿病患者有便秘史,糖尿病並發廣泛神經病變患者便秘發生率約90%,主要因結腸動力障礙所致,有的患者表現為結腸擴張,甚至產生腸梗阻。

如何治療糖尿病患者胃腸病變?

由於糖尿病胃腸病變的發生與血糖控製不良、微循環病變、自主神經變性等密切相關,所以治療上需要積極控製血糖、改善微循環,控製和改善內髒神經病變。不過說來說去,一切並發症的源頭還是糖尿病引起,所以治療糖尿病本身才是關鍵。

糖尿病的治療除了傳統的吃藥打針之外,近年來隨著胃轉流手術的出現和日漸成熟,給廣大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了希望。手術通過改變食物流經途徑,不幹擾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過程,通過減少食物的攝取與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取與糖代謝負荷;胃腸道重建後,改變了腸——胰島素軸激素食物分泌,從而改善糖代謝。據我院多年來數據顯示,相比於藥物治療,實施胃轉流手術的患者在整體健康、情感健康、身體與社交功能、痛苦緩解以及個人精力恢複等方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以建議符合手術指征的糖尿病患者,盡早行胃轉流手術。

關鍵字:糖尿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