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脲類促泌劑 or 二肽基肽酶-4(DPP-4)抑製劑?你怎麼選?
糖尿病已經成為我國主要健康問題之一。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而其中90%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治療中,二甲雙胍是被推薦在生活方式幹預的基礎之上單藥治療的首選。但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單藥口服二甲雙胍最大劑量後血糖控製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HbA1c)>7%]的患者。此類患者如何選擇加用藥物呢?
在眾多口服降糖藥物中,磺脲類的降糖療效得到廣泛認可,是臨床應用較多的一類藥物。DPP-4抑製劑主要通過α細胞和β細胞雙調控作用降低血糖,在有效控糖基礎上並不增加低血糖風險,與二甲雙胍聯合可實現機製互補、協同增效的作用。這類藥物與磺脲類藥物相比降糖效果及安全性如何?兩類藥物誰是二甲雙胍最優的組合?
作為臨床一線醫生,你會怎麼選?
1
中國人群新證:SPECIFY研究重磅首發
一項由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候任主任委員、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內分泌科朱大龍教授牽頭,全國11個中心共同參與的多中心、非盲、隨機化、平行對照的臨床試驗在CDS會議期間首次發布。
11月24日,朱大龍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沙格列汀與格列美脲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SPECIFY研究》的報告,看完本文 ,前麵的問題你或許就有了答案。
朱大龍教授現場報告
2
與格列美脲等效,沙格列汀低血糖風險更小且不增加體重
SPECIFY研究納入了388例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雙胍單藥控製血糖失效後,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沙格列汀和格列美脲聯合治療,以考察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及安全性,其主要終點為:糖化血紅蛋白<7% 的患者比例;且無低血糖反應;且無體重增加(體重增加小於3.0%)。次要重點是:兩組患者的血糖波動水平、β細胞功能的改善和身體狀況。經過48周的對比治療得出以下研究結果:
■ 48周時,糖化血紅蛋白<7%、無低血糖(血糖值小於3.9 mmol/L伴或不伴有症狀)且沒有體重增加(體重增加小於3.0%)的患者比例,沙格列汀組要優於格列美脲組。
圖:48周時沙格列汀組達到主要終點人數占44.4%,格列美脲組占31.3%
■ 48周時,格列美脲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變化與沙格列汀組相比,無統計學差異。
圖:HbA1c較基線變化
■ 48周時,空腹血糖以及餐後30分鍾後血糖兩者沒有差異,但在餐後120分鍾後血糖方麵,沙格列汀組的降糖效果要明顯優於格列美脲組。
圖:48周空腹及餐後血糖較基線的變化
■ 48周時,沙格列汀組發生低血糖(<3.9 mmol/L)的人數占3.14%(N=6),格列美脲組占12.23%(N=23),沙格列汀組明顯優於格列美脲組。
圖:低血糖風險
■ 格列美脲組體重出現增加的趨勢,而沙格列汀組體重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圖:體重較基線變化
總結
SPECIFY研究的結果表明:二甲雙胍單藥降糖療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相比於磺脲類藥物,DPP-4抑製劑在具有同樣降糖效果的基礎上,具有低血糖風險小及不增加體重的優勢。
再次回到文首的問題,二甲雙胍單藥治療失效後,你會怎麼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