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黎明現象”的簡要小結

作者:伊文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3-14

黎明現象”最初是1981年由國外學者 Schmidt 提出。“黎明現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間血糖控製良好,且無低血糖的情況下,於黎明時分(約4:00至8:00)出現高血糖或胰島素需求量增加的情況。一般建議將“黎明現象”的高血糖定義為當血漿葡萄糖水平高於夜間最低值至少10mg/dl或胰島素需求量比夜間最低值增加20%。

流行病學

“黎明現象”無論在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都頻繁發生。文獻報道,1型糖尿病患者中“黎明現象”的發生率為29%~91%,2型糖尿病患者中為6.0%~89.5%(由於試驗條件和“黎明現象”定義不同,報道的數據有所差異)。

血糖控製不佳與更高幅度和更多的 “黎明現象”相關。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製不佳持續時間越長, “黎明現象”就越少;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β細胞功能越差,高血糖以及胰島素治療需要的持續時間越長,均促進 “黎明現象”的發生。

機製

研究表明,“黎明現象”的發生與多種激素的晝夜節律有關。在黎明時分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同時肝葡萄糖生成增加和外周葡萄糖利用減少,是“黎明現象”的主要原因。多項研究結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現象”實際上與淩晨生長激素的分泌有關。夜間生長激素的大量分泌使肝和肌肉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加重了胰島素抵抗,因此產生了胰島素需求量增加或早間高血糖的“黎明現象”。

除了生長激素的影響外,糖尿病患者的“黎明現象”可能還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IGFBP-1)水平升高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 1(IGF-1)水平降低有關。此外,有研究報道“黎明現象”和胰高糖素的過度分泌有關。

影響因素

老年糖尿病黎明現象發病的相關因素包括:①胰島功能進行性退變,或病程較長致儺內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減少,胰島索受體或受體後缺陷,致晨時胰島素與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如生長激素、皮質醇、兒茶酚胺及胰升J血糖素)不平衡分泌,使晨時血糖高;②飲食控製欠佳,藥物治療劑量不足.血糖監測較為被動盲目,使夜問基礎血糖一直持續呈高血糖狀態,導致淩晨血糖更高;③升糖激素水平較早分泌;④清晨肝葡萄糖生成率增加,但周圍組織葡萄糖利用障礙,導致葡萄糖清除率下降致 “黎明現象”。

診斷

睡覺時血糖(10~11PM)以及清晨(2,4,8)測量血糖。 “黎明現象”表現為4AM到8AM之間血糖突然升高,而外源性胰島素作用在2AM到8AM作用緩慢,效果減弱(如表1),生長激素或IGF-1在診斷 “黎明現象”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的證實。

糖尿病“黎明現象”的鑒別診斷

“黎明現象”如出現在藥物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應與Somogyi現象鑒別。雖然 “黎明現象”與低血糖後高血糖現象(Somogyi現象)均表現為清晨空腹血糖升高,但兩者的病因和機製不同,處理剛好相反,故需要仔細鑒別。若單憑症狀難以區分,可以通過監測淩晨0:00~4:00的2~3次血糖識別。如監測到血糖偏低或低於正常值,或先出現低血糖,隨後出現高血糖,則為Somgyi現象;如檢測到的血糖升高或幾次血糖值平穩,則為 “黎明現象”。

臨床治療

①一般治療,加強糖尿病教育,改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指導患者的合理飲食、運動治療及改善和加深睡眠,及時調整患者的降糖劑(包括藥物的種類、劑型、劑量);

②藥物治療,選擇副作用小且發生低血糖概率較低的藥物.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盡量選擇半衰期短積蓄較少的藥物。在胰島索應用過程中。監測血糖;胰島索應用以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島素較晚餐前皮注為好,同時將次日晨時中效胰島素較晚餐前皮注為好,同時將次日晨時中效胰島素提前注射半~1小時。以縮短患者高血糖持續時間;

③血糖監測,應常規檢查午夜、淩晨空腹及餐後2小時血糖。

總結

總而言之,“黎明現象”常見於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製有顯著影響,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合理調整治療方案,有效控製“黎明現象”有重要意義。長效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有利於控製“黎明現象”和長期血糖的穩定達標。

關鍵字:黎明現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