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解放軍總醫院介入放射科的王燕、王茂強和劉鳳永等人共同發表論文,旨在觀察中晚期肝癌不同血清甲胎蛋白(AFP)亞組應用索拉非尼(多吉美)聯合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治療的療效。研究指出不同AFP亞組患者對索拉非尼的療效相似,無統計學意義,但AFP在正常值以下者口服索拉非尼的mTTP優於AFP高於正常值者。該文章發表在2012 年06卷07期的《中華臨床醫師雜誌》上。
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經病理證實或臨床影像診斷,並符合巴塞羅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標準的中晚期肝細胞癌患者148例,根據AFP水平分為4個亞組:亞組Ⅰ 0~20μg/L;亞組Ⅱ20 ~400 μg/L;亞組Ⅲ400~20000 μg/L;亞組Ⅳ>20000 μg/L。口服索拉非尼,400 mg/次,2次/d,每4~6周根據RECIST標準進行腫瘤應答的評價,並記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按NCI-CTC(3.0版)評價中位腫瘤進展情況和藥物毒性。
148例患者中,亞組Ⅰ(B期22例,C期32例):穩定(SD)39例、疾病進展(PD)11例、部分緩解(PR)3例、完全緩解(CR)1例(肝內病灶消失),疾病控製率(DCR)79%,中位腫瘤進展時間(mTTP)為6個月;亞組Ⅱ(B期13例,C期24例):SD 22例、PD15例、PR 0例、CR 0例,DCR 59%,mTTP為4個月;亞組Ⅲ(B期14例,C期29例):SD 27例、PD 16例、PR 0例、CR 0例,DCR 62%,mTTP為4個月;亞組Ⅳ(B期4例,C期10例):SD 7例、PD 7例、PR 0例、CR 0例,DCR 50%,mTTP為3個月。148例患者總疾病控製率為66%,主要不良反應為手足皮膚反應、腹瀉、皮疹、脫發。所有患者的不良反應均經對症處理後緩解,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